腹针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实验动物模型血清TNF-α及IL-1水平的影响
CSTR:
中图分类号:

R246.9;R-332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20]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实验,观察腹针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Hulth造模法,建立膝骨性关节炎家兔模型,随机分为2组。腹针组予以腹针治疗,对照组予以自由喂养,分别于造模前后,及治疗后在兔耳缘静脉抽取静脉全血,以ELISA定量法测出TNF-α及IL-1的含量,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造模成功后,血清TNF-α及IL-1含量均升高,与造模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TNF-α及IL-1含量比较,腹针组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针疗法可以降低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动物血清TNF-α及IL-1水平,从而保护关节软骨,改善骨性关节炎的症状,这可能是腹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或靶点之一。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葛鸿庆,薄智云.腹针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实验动物模型血清TNF-α及IL-1水平的影响[J].新中医,2014,46(8):178-179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18-03-08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