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249;R256.35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5A360021)
正文:便秘,是指因大肠传化失职,粪便在肠腑内秘结停留,腑气不畅,临床以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为主要症状的一类常见消化系统疾病[1]。《黄帝内经》最早有相关记载,称“后不利”。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主张便秘当从阴阳辨治,有“阳结”“阴结”“不更衣”“不大便”“燥屎”等记载。清代沈金鏊《杂病源流犀烛》首提“便秘”一名,沿用至今。其发病率与年龄正相关,据统计,其高达22%的发病率在60 岁以上的老年人群[2],近年来,年轻人中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3],其既可作为功能性疾病独立存在,亦可作为症状兼见于多种器质性疾病,临床应注意鉴别诊断但无论是药物治疗或是手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其远期疗效更是不能确定,而有些患者长期选用刺激性泻药缓解症状,终致结肠黑变病,进一步加重便秘临床症状。故要从根本上解决便秘,防止其瘥后复发,提高远期疗效,则需从整体上调整肠道功能。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治疗本病疗效显著。查阅历代医家对便秘的诊治方案,多提出便秘的发生与肺、脾、肝、肾的气机升降失常密切相关。现笔者不揣鄙陋记录临证便秘点滴体会,以资同道。……
李波,赵长普,党中勤.便秘临证体会[J].新中医,2020,52(16):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