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阴虚证是丹溪学派与温补学派共同关注及重点探讨的临床证候。通过梳理从丹溪学派到温补学派 “阴虚”概念的嬗变,认为这种概念内涵的嬗变凸显了不同时代对“阴”的具体指代以及对“阴虚”的发生机 理、变化转归等认识的不同。朱丹溪本人对“阴虚”的认识就有阴血虚、阴精亏、肾虚、肾水不足等多种内 涵;其私淑弟子虞抟认为此“阴虚”当分气中之阴虚、血中之阴虚与肾经之真阴虚;汪机则认为此“阴虚”乃 “营虚”,包含营气虚与营血虚两方面。而明代温补学派的薛己认为脾土在阴虚发展转归及治疗过程中至关重 要,提出“阴虚”即“脾虚”以及“足三阴虚”的观点;明末张景岳与赵献可则通过发展命门学说,强调人体 “真阴”藏于肾命,关乎人体先天之本,内蕴元精可化生元气,包含水火两端,提出“阴虚有二”。温补学派对 “阴虚”内涵的发展一则为纠正丹溪学派所造成的苦寒偏弊,另则推动了阴阳学说及藏象学说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