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联合傍刺疗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案1 则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246.2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正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指下肢动脉硬化引起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出现以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皮温降低、甚至溃疡或坏死为典型症状的疾病[1]。下肢ASO 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全球60岁以上患者的患病率可达20%[2]。研究认为下肢ASO的病理机制主要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脂质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密切相关[3]。治疗策略多以药物治疗和血运重建为主,药物治疗如针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降脂、降压、降糖、抗血小板及抗凝等,可降低血管内皮损伤、减少血栓形成;对于间歇性跛行患者, 采用血运重建如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PTA)、支架植入、斑块切除术等腔内治疗,严重间歇性跛行患者可采用解剖旁路或解剖外旁路手术治疗以保证血管通畅性;此外,规律的有氧运动和康复治疗有助于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降低收缩压;严重感染者当需紧急截肢以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4]。当药物和运动康复治疗未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时,综合评估患者状态后可采用PTA。然而,手术只能短期内迅速恢复血流,却不能阻止动脉硬化的持续进展,并且术后再狭窄和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高[5]。严重下肢缺血的患者合并严重心肌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肺部疾患或肾功能衰竭时都会影响手术成功率[4]。同时药物的耐药性、不良反应均会加重患者的身体负担、增加治疗风险。手术及长期药物治疗也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张晓丹,彭旭明.电针联合傍刺疗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案1 则[J].新中医,2025,57(12):151-155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6-26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