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573.3+2;R249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医学创新研究专项(22Y31920300);岳阳医院“揭榜挂帅”转化医学研究基金项目(2024YJJB0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zyyzdxk-2023068)
正文: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1],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2],Hp感染能促进胃炎的进展,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3]。伴Hp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首先行抗Hp治疗,但由于对抗生素过敏、药物不良反应等原因对西药治疗不耐受,许多患者无法严格行规范的抗Hp治疗,此类胃炎患者多预后不佳,症情绵延不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胃痞等范畴。艾灸作为中医非药物疗法的重要组成,在治疗胃脘痛等病具有显著优势,但艾灸治疗Hp感染、难治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较少。本医案以艾灸作为治疗手段,以温补脾胃作为治疗原则,对根除Hp治疗不耐受的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干预,该患者在经过多次的艾灸治疗之后,胃痛等腹部症状明显减轻,胃镜及病理生化提示胃炎较前改善,胃黏膜萎缩及肠化生消失,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介绍如下。……
秦连瑞,李国娜,周建华,吴璐一,丁亚文,王照钦,胡文清,李璟,吴焕淦.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 感染医案1 则[J].新中医,2025,57(14):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