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川崎病的用药规律及起效机制,为活血 化瘀法治疗川崎病提供进一步的依据。方法:于中英文八大数据库中搜索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川崎病文献,整理 文献,进行频次与四气五味分析,并运用SPSS与R studio进一步挖掘用药规律。对得到的核心组方进行网络药 理学分析,并运用分子对接进行验证。结果:共筛选出48首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川崎病的有效方,其中包含 96味中药。使用频率最高的依次为地黄、连翘、赤芍、石膏等。其中药味主要集中在甘和苦;归经主要集中 在肺经和肝经。配伍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到玄参、地黄、连翘、淡竹叶、金银花和牡丹皮是活血化瘀法治疗川崎 病核心药组。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核心药组的关键靶点包括TNF、AKT1、IL-6、TP53、MAPK14等,涉及 主要通路包括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硬化、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核心组方的活性成分与关 键靶点能够较好的结合。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川崎病的高频药物以地黄、赤芍、水牛角及玄参等中药为主, 治疗川崎病的核心药物有玄参、地黄、连翘、淡竹叶、金银花和牡丹皮,涉及多靶点多通路。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妊娠糖尿病(GDM) 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 方、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2月期间中医治疗GDM的中英文文 献并收集处方,对证素及所用中药进行频数分析,对GDM相关证素病机规律、药物配伍规律进行关联规则分 析,对GDM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304篇GDM中医临床研究文献,含411条证素诊断记录, 347条处方用药记录。GDM病性证素以阴虚、气虚最为常见,病位证素常见于肾、脾、肝。关联规则分析获得 证素间的16条主要规则。GDM处方用药涉及128味中药,使用总频次3 083次,用药频次≥30次的高频药物 28味,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情况以肾、肺、脾、肝、心、胃为多见。关联 规则分析获得28条有效药物关联规则,支持度排名前三为:泽泻→山药、女贞子→黄芪、泽泻+茯苓→山药。 将28味高频药物聚为4类效果较好。结论:GDM病机中病性以阴虚、气虚最为常见,二者常相伴出现,病位 常见于肾、脾、肝,其中肝肾、脾肾间存在关联。GDM用药以甘味,寒、温、平性药为主,药类以滋阴补虚 药为主,常用药物之间的配伍以补气生津、健脾补肾为主。
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甘草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T2DM) 皮肤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 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有机小分子生物活性数据库、化合物靶标预测平台、蛋白质数据库筛选 甘草泻心汤中各药物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基因;利用人类基因(GeneCards)、比较毒理基因组学(CTD) 和人类 在线孟德尔遗传(OMIM) 数据库检索T2DM疾病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皮肤损伤疾病靶点, 三者靶点取交集,获得甘草泻心汤-T2DM皮肤损伤交集靶点,制作药物-疾病靶点交集韦恩图。应用Cytoscape 3.9.1 软件绘制甘草泻心汤活性成分-T2DM 皮肤损伤交集靶点网络图, 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 关 系(STRING) 数据库中构建PPI网络,再运用Cytoscape 3.9.1软件筛选PPI网络的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 库进行基因本体(GO) 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 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获得甘草 泻心汤活性成分靶点1 080个,T2DM疾病靶点3 001个,皮肤损伤疾病靶点617个,甘草泻心汤-T2DM皮肤损 伤交集靶点47个。甘草泻心汤活性成分-T2DM皮肤损伤交集靶点网络图显示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光 甘草定、甘草异黄酮是甘草泻心汤治疗T2DM皮肤损伤的重要活性成分;PPI网络分析提示表皮生长因子受 体(EGFR)、肿瘤蛋白53(TP53)、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A、连环蛋白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皮生 长因子、张力蛋白同源物、细胞间黏附分子1、转化生长因子β1是甘草泻心汤治疗T2DM皮肤损伤的核心靶 点。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甘草泻心汤治疗T2DM皮肤损伤可能通过影响VEGF受体信号通路、对胰岛素的 反应、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活性的正向调节、炎症反应、凋亡等生物过程发挥作用。KEGG通路富 集分析结果显示胰腺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 信号通路、局灶性黏附、MAPK信号通 路、癌症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 等信号通路是甘草泻心汤治疗T2DM皮肤损伤的重 要信号通路。结论:甘草泻心汤中的槲皮素、山柰酚、光甘草定等成分可通过EGFR、MMP9、TP53等多靶点 调控AGE-RAGE、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治疗T2DM皮肤损伤。
摘要:目的:观察仙方活命饮治疗热毒蕴结型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热毒蕴结型骨髓炎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2组均行常规手术清创,对照组术后采用负压 封闭引流技术(VSD) 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仙方活命饮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恢复情况 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红细胞沉降率(ESR)]、膝关节功能障碍评分(HSS)、踝关 节功能量表(Baird-Jackson) 评分的变化,采用双变量相关性person分析骨髓炎患者炎症因子与临床症状的相 关性。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骨愈合、肉芽覆盖创面、创口愈合、肿胀消退及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肢疼痛、患肢肿胀、皮肤颜色、皮肤温度中医证候 积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4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 疗4周后,2组CRP、TNF-α、IL-6、IL-8、ESR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上述5项水平均低 于对照组(P<0.05)。骨髓炎患者CRP、TNF-α、IL-6、IL-8、ESR水平与患肢疼痛、患肢肿胀、皮肤颜色、 皮肤温度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P<0.05)。治疗2周、4周,HSS评分、Baird-Jackson评分均较治疗前 升高,观察组HSS评分、Baird-Jackson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仙方活命饮能够有效抑制骨髓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病灶愈合,改善膝关节及踝关 节功能。
摘要:目的:观察连翘解毒汤加味治疗慢性牙周炎胃火炽盛证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病例为2021年2月— 2023年6月收治的慢性牙周炎病例,共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牙周炎常规治疗 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连翘解毒汤加味治疗。2组持续治疗4周。比较2组疼痛视觉模拟 评分法(VAS) 评分、牙周炎相关指标、牙龈微循环相关指标、龈沟液白细胞介素-6 (IL-6) 和前列腺素 E2 (PGE2) 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2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 组疼痛VAS评分均较对照组同期评分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牙周炎相关指标 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针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牙周炎相关指标上述各项指数均低于 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牙龈血流量均较治疗前增多,血流速度较治疗前 加快,治疗组牙龈血流量多于对照组,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 2组龈沟液IL-6和PGE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龈沟液IL-6和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3.48%,对照组76.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翘解毒汤加味治疗慢性牙周炎胃火炽盛证,可抑制炎症反应,有效改善牙周炎相关指标,改善牙龈微循环, 减轻疼痛,提高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西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 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率的 影响。方法:选取ASO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均给予介 入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 比较2组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卢瑟福分级(Rutherford) 及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 和凝血酶原 时间(PT)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76.74% (P<0.05)。治疗后,2组ABI 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ABI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再狭窄率为13.95%, 低于对照组32.56%(P<0.05)。治疗后,2组Rutherford分级在3级以上的例数减少(P<0.05),且研究组少于 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IB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西药可降低 ASO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率,改善踝部动脉血流,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摘要:《新中医》是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医药学术期刊,1969年创刊。标准刊 号:ISSN0256-7415,CN44-1231/R,2020年由原月刊改为半月刊,期刊代号,国内:46-38,国外: SM186。根据国家的有关标准和科技期刊的编排规范,对来稿做出如下要求。一、征稿内容 实验研究、 网络药理学、用药规律、文献综述、经方古方、临床证治、肿瘤研究、针灸推拿、特色疗法、调研报告、 思路方法、名医传承、经典古籍、临证医案等。二、来稿要求 主题鲜明,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文字 精炼,内容真实,资料可靠,数据准确,数据比较应做统计学处理。三、来稿格式 参照本刊格式。四、 投稿方式 在线投稿。投稿时需同时上传单位投稿证明。网址:http://xzy.ijournal.cn。五、文责自负 作 者如有侵权行为,本刊不负连带责任。署名人的顺序由作者决定。依照《著作权法》,本刊对文稿有修改 权、删节权,修改稿未按时寄回视作自动撤稿。六、稿件采用需与编辑部签订论文著作权转让书,并 及时寄回《新中医》编辑部档案室。编辑部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 学办公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54129。
摘要:目的:分析《吴鞠通医案》中痰饮病的症脉及用药特点。方法:将医案症状、脉象、剂量规范化, 采用频数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分类统计方法探究医案中的用药特点及症药关系。结果:痰饮病用药以 半夏、陈皮、桂枝等辛温为主,同时注重枳实、石膏等寒凉药的使用;症状上呈现咳-痰-喘的密切相关,并 在脉象上呈现脉弦细和脉洪大两组关联。症药关系体现脉弦细时偏温肺化痰,如生姜、五味子;脉洪大时倾向 清热祛痰,如石膏、茯苓皮。常用药物剂量的使用超过药典剂量,石膏最为明显,超出药典剂量10倍之多, 且主要在脉洪大及痰症的应用当中,半夏、桂枝使用则超出5倍,更多体现在脉弦细及咳喘症状时。结论:吴 鞠通治疗痰饮遵循温化大法并重视清法寒凉药使用,用青龙汤去麻辛防伤阴,桂枝加量以解表;半夏大剂量使 用重在祛痰护胃,脉洪大、痰热时大剂量使用石膏。
摘要:非风是张景岳提出的一个新的病名,其实质为现代医学中的中风病。从梳理《景岳全书》可知, 张景岳对于非风与中风作出了严格的论证与区分,提出了本病的根本原因是内伤积损,从病因病机的角度深入 地分析了非风出现的本源,并把扶正作为治疗非风的主要原则。通过阅读《景岳全书》,参阅相关文献,对张 景岳论治非风的主要辨证及用药思路进行浅析,旨在为临床上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提供系统的诊治方法。
摘要:目的:观察活血通络化瘀汤联合艾灸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脑 梗死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 上采用活血通络化瘀汤联合艾灸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 分、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运动量表(FMA)、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 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 值[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Vs)]、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 评分 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为73.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 治疗组上述4 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I、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低(P<0.05);治疗组BI、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 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RI、PI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Vs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上 升(P<0.05);治疗组RI、PI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Vs指标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 2组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络化 瘀汤联合艾灸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效果较好,可提升临床疗效,缓解症状,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提升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 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200例,辨证分型为阴阳两虚证79例、脾肾气虚证51例、气阴两虚证43例、 阴虚燥热证27例。比较不同中医辨证分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糖化血红蛋 白(HbA1c)、肾胺酶(RNLS)、尿β2-微球蛋白(β2-MG) 及CIMT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2型糖尿病 肾病中医证型与RNLS、β2-MG、CIMT、BUN、Cr的相关性。结果:4种证型患者血清RNLS、β2-MG、BUN、 Cr水平及C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证患者血清RNLS、β2-MG、BUN、Cr及CIMT 水平均高于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燥热证(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肾病 中医证型与RNLS、β2-MG、CIMT、BUN、Cr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气阴两虚 证占比最高,其次为脾肾气虚证。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清RNLS、β2-MG水平及CIMT存在差异。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中医证型的腹膜透析(PD) 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通过时间依赖性 模型评估LVEF的动态变化对不同证型PD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不同证型的PD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 龄、原发病、体质量指数(BMI)、共病指数(CCI)],实验室指标(所有的LVEF、首次透析治疗前尿酸、血 红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超敏C-反应蛋白、血尿素、血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等),结局事件(发生时间) 等。使 用多因素Cox回归筛选出影响生存率的因变量,再将这些因变量纳入时间依赖性Cox回归模型中,进一步研究 动态变化的LVEF对不同证型PD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不同证型的PD患者的平均透析年龄、平均生存时 间、性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组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的比例高于脾肾气虚组和阴 阳两虚组(P=0.022),且原发病为肾小球疾病的比例低于脾肾气虚组和阴阳两虚组(P=0.047)。脾肾阳虚组的 剔除年龄后的共病指数值更高(P=0.002)。脾肾阳虚组在透析开始时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和LVEF较低,总胆红 素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全部证型患者来说,年龄、性别、剔除年龄后的CCI评分为PD患 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原发病为肾小球疾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保护因素(P<0.05), 且在脾肾气虚证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时间进程,LVEF每升高5%,PD患者的全因死亡率 降低8%;在脾肾阳虚的PD患者中,LVEF每升高5%,全因死亡率降低11%。结论:PD患者以脾肾阳虚证为 主,不同证型的PD患者在平均透析年龄、平均生存时间、性别上有差异,且LVEF的改善对全部证型的患者 预后起保护作用,且在脾肾阳虚患者中保护作用更显著。
摘要:目的:观察参乌益肾片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 脾肾气阴两虚证临床疗效。方法:选 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安吉县人民医院接诊的早中期CRF脾肾气阴两虚证患者,共78例。按随机数字表 法分成2组各39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加用复方α-酮酸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 给予参乌益肾片治疗,2组均连续观察6个月。比较2组肾功能指标、脾肾气阴两虚证症状评分、血清同型半 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血肌酐、尿素氮、 24 h尿蛋白水平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肌酐、尿素氮、24 h 尿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脾肾气阴两虚证症状评分分 别与治疗前比较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脾肾气阴两虚证症状评分少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血清Hcy与hs-CRP水平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Hcy与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 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87.18%,对照组6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乌益肾片治疗早 中期CRF 脾肾气阴两虚证,能改善患者肾功能与中医证候,下调血清Hcy 与hs-CRP水平。
摘要:目的:观察经验方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22年12月—2023年 10月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予小针刀治疗; 观察组采用小针刀联合自拟经验方内服治疗。2组均连续观察4周。比较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 分、日本骨科协会(JOA) 评分、腰椎活动度、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 核因子-κB(NF-κB) 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2组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观察组 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同期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2组JOA 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期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 2组腰椎活动度相关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腰椎活动度相关指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0.05)。治疗4周后,2组血清HMGB1、IL-1β、NF-κ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上述各项指 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 组80.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验方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降低血清 HMGB1、IL-1β、NF-κB水平,减缓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临床效果良好。
摘要:目的:观察温肾宣痹汤联合西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指标的影 响。方法:选取102例膝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不同给药方法分为中药组59例及常规组43例。 2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肾宣痹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疼痛视 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 评分、骨代谢标志物[抗酒 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I型胶原羧基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骨 钙素(OC) ]、炎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 ]水 平的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VAS、中医证候评分、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中药组上述3项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92%,常规组 为76.74%,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PINP、OC 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 0.05),β-CTX、TRACP-5b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中药组PINP、OC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 β-CTX、TRACP-5b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MMP-3、IL-1、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 降(P<0.05),中药组上述3项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温肾宣痹汤联合西药可有效缓解膝骨关 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骨疼痛情况,调节骨代谢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确切。
摘要:目的:观察散结消癖汤联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女性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他莫 昔芬片治疗,联合组予散结消癖汤联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评定中医 证候评分、乳房肿块评分(包含肿块大小、肿块范围和肿块质地3项评分指标)、乳房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 法(VAS) 评分],检测内分泌激素指标[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孕酮(P)、催乳素(PRL)]。比 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 组(P<0.05)。2组乳房胀痛、善郁易怒、胸闷胁胀、心烦、口苦、失眠多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 联合组上述6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乳房肿块大小、肿块范围、肿块质地评分及乳房疼痛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4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E2、LH、PRL水平均较 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血清E2、LH、PRL水平均低于对照 组(P<0.05),血清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散结消 癖汤联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患者疗效更佳,能有效软化、消散乳房肿块,减轻乳房 疼痛与相关症状,调节内分泌激素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摘要: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中枢性性早熟(CPP) 痰湿壅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1年4月—2022年6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CPP痰湿壅滞证女童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42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健脾益肾方联合耳穴 压豆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生长发育情况、第二性征指标和性激素水平。结 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体质量指数(BMI)、骨龄差、子宫容积、卵巢容积、乳核指数均较治疗前降 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BMI、骨龄差、子宫容积、卵巢容积、乳核指 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 醇(E2)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LH、FSH、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健脾益肾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可进一步提高CPP痰湿壅滞证的临床疗效,调节患儿生长发育。
摘要:目的:观察通窍鼻炎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儿童鼻窦炎的疗效及对患儿鼻通气功能及鼻腔鼻窦结 局测试-20(SNOT-20) 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鼻窦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共治疗4周。评价2组临床疗 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鼻通气功能及SNOT-20评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 组总有效率为88.68%,高于对照组73.58%(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 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鼻腔容积(NCV) 均较治疗前升高,鼻气道阻力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NMCA、NCV高于对照组,鼻气道阻力低于 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NOT-20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SNOT-20评分低于对照 组(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鼻炎颗粒联合常规 西药治疗儿童鼻窦炎疗效明显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风险,能有效改善患儿鼻通气功能及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观察湿疹方药浴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确 诊为湿热浸淫型湿疹病的患者,共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3例。对照组予丙 酸氟替卡松乳膏涂搽治疗;治疗组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湿疹方药浴治疗。2组均连续观察4周。比较 2组湿疹严重程度评分、瘙痒程度评分、湿热浸淫证单项症状评分、临床疗效以及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 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2组湿疹面积和严重度指数(EASI) 评分、瘙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 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组EASI评 分、瘙痒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湿热浸淫证单项症 状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湿热浸淫证单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 和干扰素-γ(IFN-γ)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 IL-4和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2和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治 疗组IL-4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 80.96%,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疹方药浴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临床疗 效明显,可改善湿疹严重程度,缓解瘙痒症状,纠正Th1/Th2免疫失衡。
摘要:目的:观察补脾疏肝汤联合声音疗法治疗慢性耳鸣伴焦虑情绪障碍的疗效。方法:选64例肝郁脾 虚型慢性耳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声音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声音 疗法基础上给予补脾疏肝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耳鸣残疾量表(THI) 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比较2 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 组THI、 VAS、S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上述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 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 为78.13%,对照组为53.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脾疏肝汤联合声音疗法治疗 慢性耳鸣效果较好,能减轻耳鸣症状,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中医古籍文献中水沟穴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收录的 1 156部古籍为检索范围,根据纳排标准筛选处方并建立数据库,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9、RStudio 4.3.2软件 对水沟穴的主治范围、腧穴配伍及施治方法等方面进行描述性分析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条 文193条,涉及古籍93部。水沟穴主治病症以内科脑系和耳鼻喉科病症为主,单穴主治的优势病种共18种, 分别为痫证、中恶、水肿、消渴、口僻、中风、厥证、唇风、乍喜乍哭、头痛、喘证、目不可视、癫狂、急惊 风、卒死、鬼击、腰痛及黄疸;配伍主治的优势病种共17种,分别为中风、癫狂、腰痛、水肿、口僻、急惊 风、厥证、鼻鼽、鼻衄、中恶、尸厥、鼻渊、慢惊风、卒死、口疮、口噤及鼻息肉。配伍腧穴共159个,包含 十四经经穴及经外奇穴,高频腧穴有42个,其中频次最高的为合谷穴,归经以督脉最多,特定穴以五输穴最 多。关联规则分析共筛选出50条。水沟穴施治方法包括针刺、灸法、点刺放血、火针、爪掐(切)、捻(揉) 及外治法等,以针刺、灸法为主,刺灸法操作以针三分,留六呼,灸三壮,艾炷如雀粪、小麦大,行泻法最为 常见。结论:本研究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水沟穴在古代临床应用中主治病症、腧穴配伍及临床操作等方面的情 况,可为现代临床应用及科研提供借鉴。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药罐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方法:选取86例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现代医学治疗,研 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药罐疗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肺功 能指标值[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 ]、血 气参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酸碱度(pH)、血氧饱和度(SaO2) ]、炎症因子[C-反 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 ]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 效率为97.67%,对照组为83.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咳嗽喘息、咳痰、 发热口干、心悸、大便干结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上述5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 照组(P<0.05)。治疗后,2组FVC、FEV1、FEV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研究组上述3项水平 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aO2、pH、SaO2参数值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PaCO2参数均较 治疗前下降(P<0.05); 研究组PaO2、pH、SaO2 参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 PaCO2 参数低于对照 组(P<0.05)。治疗后,2组CRP、IL-6、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上述3项炎症因子水 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药罐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较好,能有 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肺功能,改善血气指标。
摘要:目的:观察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靳三针疗法联合虚拟现实(VR) 技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 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2组均给 予基础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VR智能运动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VR智能运动训练联合靳三 针疗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评定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 评分、改良Barthel指 数评定量表(MBI) 评分,检测患、健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均方根振幅(RMS),计算患、健侧RMS的比值。 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定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2组FMA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FMA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2组患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RMS与健侧的比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2项比值均高于对 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靳三针疗法联合 VR技术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安全性良好。
摘要:目的:观察靳三针及择时穴位按摩结合身痛逐瘀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 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共9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 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身痛逐瘀汤治疗;观察组给予靳三针及择时穴位按摩联合身痛逐 瘀汤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痉挛指数(CSI)、改良Ashworth量表(MAS) 评分、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 评分、简式Fugl-Meyer(FMA) 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 评 分。结果:治疗3周后,2组中医证候各项症状包括半身不遂、感觉减退、口舌歪斜、气短乏力、面色㿠白、 自汗出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治疗3周后,2组CSI、MA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FCA、FMA、 Barthe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治疗3周后CSI、MAS评分均 低于对照组,FCA、FMA、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临床疗 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及择时穴位按摩联 合身痛逐瘀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能改善半身不遂、感觉减退,缓解痉挛,降低肌张力,促进肢体活动能力 及自主生活能力的恢复。
摘要:目的:观察神阙面碗灸治疗小儿脾胃失和型肠胀气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肠蠕动的影响。方法:选 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收治的脾胃失和型肠胀气患儿为研究对象,共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 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益生菌治疗,研究组采用神阙面碗灸治疗。观察2组肠蠕动情况、中医证候积 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少于治疗前,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 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阙面碗灸治疗小儿脾胃失和型肠胀气可促使患儿 肠蠕动,改善患儿胃肠功能、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临床疗效良好。
摘要:陆氏针灸疗法代表性传承人陆李还学贯中西,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以“弩法”治疗耳鸣效果甚 佳。文章分析了陆李还运用“弩法”治疗耳鸣的学术思想与经验。陆李还从象思维的角度出发,将弩法的使用 分为四个方面,即“发机之备”“有的放矢”“弩法之用”与“火矢相依”,其调气、导气效果明显,对耳鸣有 着很好的疗效。
摘要:介绍林创坚教授运用手法联合中药及功法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经验。林创坚教授根据岭 南地区独特的气候特点,将岭南地区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病机证候归纳为风湿热痹夹瘀证。治疗上以推拿整复手 法治其外,中药内服治其内,配合功法锻炼巩固长远疗效。推拿整复手法根据骨-筋-肉三者之间的关系,分 层论治;中药上创立经验效方膝痹方,并根据疾病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随证加减,最后联合易筋经功法锻炼, 达到防-治-保三者的结合统一。
摘要: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针灸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便秘的选穴及配伍规律。方法:检索自建库到 2023 年10 月31 日期间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中文期刊数据库(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有关针灸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便秘的中英文文献,将符合标准的文献录入Excel数据库,并用 Excel软件进行使用频次、使用频率的分析,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5.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8篇文献,涉及29条针灸处方、30个穴位。足阳明胃经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任脉、手厥阴心包 经。使用频次排在前5 位的腧穴是足三里、天枢、内关、上巨虚、中脘,其中足三里穴的使用频率高达 19.30%。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内关-足三里是使用最多的穴对,其他配穴方法则以近部配穴、同名经配穴 为主。聚类分析结果:将使用频次排在前10位的腧穴分为4类,分别为天枢-中脘-关元、内关-足三里、上巨 虚-下巨虚及支沟-合谷-三阴交。治疗癌症术后引起肠功能障碍所致的便秘,常用腧穴为足三里、内关、上巨 虚、天枢;治疗由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便秘,常用腧穴为天枢、中脘、支沟;治疗化疗相关性便秘,常 用腧穴为足三里、天枢。治疗方式的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电针>经皮穴位电刺激>温针灸>普通针刺> 穴位贴敷。结论:对选穴及配伍规律进行分析,形成了以“足三里、内关、天枢、中脘、上巨虚”5个穴位为 核心的针灸处方,电针为干预推荐手段,临床可再结合不同病因及中医证型加减穴位使用。
摘要:目的:观察四黄水蜜外敷预防喹诺酮类药物输液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进行静脉输入喹诺 酮类药物治疗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输液性静 脉炎的常规防护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四黄水蜜外敷干预。比较2组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率、输液舒适 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及输液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输液 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6%,低于对照组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输注后肢体的活动度评分 及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输液舒适度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输液护理 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黄水蜜外敷可有效预防诺酮类药物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提高输 液治疗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且该方法安全性高。
摘要:目的:观察自制小健中汤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确诊为CAP的病例,共7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37例。对照 组参考CAP诊疗指南予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自制小健中汤穴位贴敷治疗。2组 连续观察10 d。比较2 组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治疗效果以及血清降钙素 原(PCT) 与C-反应蛋白(CRP) 水平。结果:治疗10 d后,2组肺活量(VC)、最大自主通气量(MVV)、 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VC、MVV、FEV1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0.05)。治疗10 d 后,2 组血氧饱和度(SaO2) 与血氧分压(PaO2) 均较治疗前升高,二氧化碳分 压(PaCO2) 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aO2 及PaO2 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 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2组CPI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治疗组CPI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 后,2 组血清 PCT 及CRP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血清PCT 及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0 d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7.30%,对照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自制小健中汤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成人CAP肺脾气虚证临床疗效良好,能抑制炎症反应,有效改善患者的 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以及临床症状。
摘要: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贴敷联合常规疗法对桡动脉造影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行桡 动脉造影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及试验组各25例。常规组运用常规疗法,试验组运用如意金 黄散贴敷联合常规疗法。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消退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2组治 疗前后心肌肌钙蛋白I( cTnI)、肌酸酶同功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功能[血管性血 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96.00%,常规组为76.0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局部瘀斑、肿胀、疼痛 消退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hs-CRP、cTnI、CK-MB水平 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组上述3项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Vwf、ET-1水平均较 治疗前下降(P<0.05),NO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试验组Vwf、ET-1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 NO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常规组为20.00%,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意金黄散贴敷联合常规疗法对行桡动脉造影术有积极作用,能加快其 局部瘀斑、肿胀、疼痛消退时间,减少炎症损伤,提高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摘要:目的:观察通络活血方联合循经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04例腰椎间盘突 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循经按摩,联合组接受通络活血方联合 循经按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日 本骨科协会(JOA) 评分、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 评分、下肢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联合组临床 疗效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78.85%,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 医症状积分、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组中医症状积分、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JOA评分、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JOA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 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胫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联合组腓 总神经传导速度、胫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活血方联合循经按摩可有效缓解腰椎 间盘突出症腰部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叙事护理对癌因性疲乏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120例癌因性疲乏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及试验组各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 组采用穴位贴敷联合叙事护理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汉密 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评分、疾病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 ]评 分、癌症疲乏量表(CFS) 评分、生活质量[SF-36健康量表(SF-36) ]评分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总 有效率为98.33%,常规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A、HAMD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试验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后,2组疾病积极应对评分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疾病消极应对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 组SCSQ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SCSQ 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 2组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CF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组SF-36评分高于常规 组,CF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因性疲乏患者实施穴位贴敷联合叙事 护理,能有效减轻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心理状况,促进患者积极地应对疾病,提升其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对急性胰腺炎(AP) 患者心理状态及预后转归的影响。方 法:选取70例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联合组各35例。2组均接受常规干预,对照组在此基础 上实施正念减压疗法,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GAD-7)、 抑郁筛查量表(PHQ-9)、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RAHP)、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疼痛视觉模拟 评分法(VA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 (APACHEⅡ)、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 子(TNF-α)、血清淀粉酶(AMS)、脂肪酶(LPS) 水平的变化,比较2组胃肠恢复情况及出院后6个月再住院 率。结果:治疗后,2 组GAD-7、PHQ-9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联合组GAD-7、PHQ-9 评分均低于对照 组(P<0.05)。治疗后,2组VAS、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组VAS、APACHEⅡ评分 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SRAHP、GIQLI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SRAHP、 GIQL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CRP、TNF-α、AMS、LPS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联合组CRP、TNF-α、AMS、LP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初 次肛门排气时间、初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出院后6个月再住院率为2.86%, 对照组8.57%,2组再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正念减压疗法能有效改 善AP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胃肠道恢复,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从脾胃角度探讨男性不育的病因病机和治法,认为脾胃与男性生殖之间密切相关,脾胃经筋与男 性阴器相连构建了从脾胃论治的经络基础,脾胃运化水谷是精血化生的物质基础,脾胃气机升降正常是调节肾 之藏精、肝之藏血的关键。痰湿瘀毒是男性不育的病理基础,从脾胃探讨男性不育治法当健运脾胃,畅达气 机,兼顾肝肾,清除实邪。
摘要:阴虚证是丹溪学派与温补学派共同关注及重点探讨的临床证候。通过梳理从丹溪学派到温补学派 “阴虚”概念的嬗变,认为这种概念内涵的嬗变凸显了不同时代对“阴”的具体指代以及对“阴虚”的发生机 理、变化转归等认识的不同。朱丹溪本人对“阴虚”的认识就有阴血虚、阴精亏、肾虚、肾水不足等多种内 涵;其私淑弟子虞抟认为此“阴虚”当分气中之阴虚、血中之阴虚与肾经之真阴虚;汪机则认为此“阴虚”乃 “营虚”,包含营气虚与营血虚两方面。而明代温补学派的薛己认为脾土在阴虚发展转归及治疗过程中至关重 要,提出“阴虚”即“脾虚”以及“足三阴虚”的观点;明末张景岳与赵献可则通过发展命门学说,强调人体 “真阴”藏于肾命,关乎人体先天之本,内蕴元精可化生元气,包含水火两端,提出“阴虚有二”。温补学派对 “阴虚”内涵的发展一则为纠正丹溪学派所造成的苦寒偏弊,另则推动了阴阳学说及藏象学说的深化。
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寻找健脾疏肝清化方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潜在作用靶点和通路, 初步探讨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的机制。方法:在TCMSP数据库中筛选健脾疏肝清化方中中 药的主要成分和靶点,同时在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筛选NAFLD相关靶点,两者取交集后得到健脾 疏肝清化方治疗NAFLD的潜在靶点,并通过Cytoscape绘制网络图;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交互作用网络网, 利用Cytoscape寻找核心基因;同时运用R语言clusterProfiler包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Tools 进行分子对接模拟靶点蛋白与活性成分的相互作用;运用棕榈酸、油酸构建AML12脂肪变性细胞模型,通过 细胞油红O 染色、细胞内甘油三脂(TG) 测定以及核心靶点的mRNA 相对水平验证健脾疏肝清化方治疗 NAFLD的疗效及机制。结果:①11种中药通过口服利用度(OB) 和类药性(DL) 筛选后,有效活性成分共 210种,其中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异鼠李亭、β-谷甾醇及柚皮素为主要活性成分;②健脾疏肝清化方 治疗NAFLD的潜在靶点有119个,其中TNF、AKT1、IL-6、IL-1β、PPARG、TP53为核心靶点;③GO分析显 示活性氧代谢过程的调节(GO: 2000377)、对脂多糖的反应(GO: 0032496)、活性氧代谢过程(GO: 0072593)、对细菌来源分子的反应(GO:0002237)、对药物的反应(GO:0042493) 起关键作用;KEGG富集 分析显示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NAFLD、Toll样受体通路、胰岛素抵抗通路等通路可能在治疗中起关键作 用;④分子对接显示槲皮素和IL-1β的结合较好。⑤体外细胞实验表明,健脾疏肝清化方可以降低肝细胞油红 O红染(脂滴) 面积以及细胞内TG水平,同时RT-qPCR表明健脾疏肝清化方能够调控核心靶点的表达。结 论: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健脾疏肝清化方治疗NAFLD可能是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作用于TNF、 AKT1、IL-6、IL-1β、PPARG、TP53等靶点,通过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通路、胰岛素抵抗通路发挥作 用,是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相互交互的结果。
摘要:目的:观察辛麻颗粒对慢性哮喘小鼠气道上皮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BALB/C雌性小鼠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哮喘组、辛麻颗粒组(辛麻组)、地塞米松组(地米组),每组10只。采用卵清 白蛋白(OVA) 致敏和激发建立慢性哮喘小鼠模型。苏木素-伊红(HE) 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 疫吸附法(ELISA) 测定支气管灌洗液白细胞介素-25(IL-25)、白细胞介素-33(IL-33) 的水平;免疫组化 及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E钙黏蛋白(E-cadherin);RT-PCR测定RORα mRNA的表达。结果:HE染色可见哮 喘组小鼠气道炎症明显。哮喘组小鼠支气管灌洗液IL-25、IL-3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辛麻组、地米 组IL-25、IL-33 水平低于哮喘组(P<0.05)。免疫组化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查结果显示哮喘组小鼠肺组织 E-cadherin 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辛麻组和地米组肺组织E-cadherin 蛋白表达高于哮喘 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小鼠肺组织RORα mRNA的表达增强(P<0.05);与哮喘组比较,辛麻 组、地米组小鼠肺组织RORα mRNA的表达下降(P<0.05)。结论:辛麻颗粒能够减轻慢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及改善气道上皮屏障功能,为其临床应用治疗哮喘提供实验依据。
摘要:介绍国医大师葛琳仪运用清法辨治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经验。葛琳仪老师认为,流行性感冒属中医 风温肺病,有肺气郁热的病机特点,临诊应根据邪之深浅、病之轻重,立清宣清降之法透邪宣肺,以清补清养 之法扶正祛邪;以体现标本同治之法,治标清宣清降,梳理气机;治本清补清养,内除痰瘀,遵循正本清源、 调补兼施的原则,随症加减,用药简练,力求量少轻灵、法捷效速。
摘要:程宏辉教授基于“心胃相关”及“形、气、神”三维同调理论,提出“证-维-态”理论,认为腹 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关键病机是肝郁脾虚、心神不宁,治疗上应疏肝解郁、宁心安神、气神同调。基于“证- 维-态”理论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疗效。
摘要:介绍彭康教授治疗不寐的临床经验。彭康教授认为不寐的病因繁多,主要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 失交。治疗总原则是补虚泻实、调和阴阳。临证强调辨证论治,善用安神定志中药,常配合使用中成药,重视 气血理论在不寐诊治中的应用,同时,注意精神调摄和讲究睡眠卫生。通过整体调理,标本兼治,以获取 良效。
摘要:介绍张梅芳教授运用调脾法治疗干眼的临床经验。张梅芳教授认为,干眼病位在眼,与脾密切相 关,临证分为脾气虚弱型、脾虚夹湿热型、脾肾亏虚型,治法有健脾益气、健脾清热利湿、健脾益肾。健脾益 气多以四君子汤加减,辨证加用密蒙花、枸杞子等明目之品;健脾清热利湿多以三仁汤为基础加减,辨证加用 夏枯草、密蒙花等明目之品;健脾益肾则先健脾运而后用自制的益眼明方剂进行加味治疗。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公楼
邮编:510006
电话: E-mail:139002863@qq.com;
新中医 ® 2024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98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