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56卷第2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中国知网

      2024, 56(23):0-0.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单篇PDF查阅请上中国知网(新中医2024年第22期电子数据已上传中国知网、万方、超星等数据库,等待平台制作上网即可,请作者 不要相信 邮件+电话联系您,以发定稿PDF或者修改知网上传前确认PDF等理由加您微信的骗局!!!!!!)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REND/detail,如有疑问,请电话020-39354896(刘)联系。

    • >用药规律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伴焦虑抑郁用药规律

      2024, 56(23):1-7.

      摘要 (2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伴焦虑抑郁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 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12月18日,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信息, 运用Microsoft Excel 建立中药用药数据库,Pheatmap 包绘制药物功效、性味、归经的热图,并运用SPSS Moleler 18.0软件的Apriori算法对用药规律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本数据挖掘最终纳入文献27篇,涉及处方27首,中药78味。其中柴胡、炙甘草、白芍、半夏、茯苓排前5味, 主要归肺、肝、脾、胃经;药性以辛、苦、甘、平、寒为主。聚类分析共得到7个聚类,第1类为炙麻黄、地 龙、前胡、丹参、僵蚕、柴胡。结论:治疗支气管哮喘伴焦虑抑郁以柴胡、白芍、黄芩、陈皮、炙麻黄、防 风、麸炒枳壳为核心中药,以理气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气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为主。

    • >经方古方
    • 基于CiteSpace 的温经汤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2024, 56(23):8-15.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采用可视化方法分析温经汤的发展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检索1965年1月—2024年 1月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有关温经汤相关的文献,应 用NoteExpress、Excel、CiteSpace6.1.6软件对发文量、文献类型、作者、机构、疾病类型、关键词进行统计及 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912篇,发文量呈波动缓慢上升趋势,其中纳入文献类型以临床应用、理论探 讨文献为主。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成秀梅,形成了以成秀梅团队、杜惠兰团队、徐丁洁和徐洪团队为代表的合 作网络群。高频关键词主要集中在温经汤、痛经、中医药治疗等。关键词聚类分析形成10个聚类标签,温经 汤治疗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妇科疾病,其中痛经、月经病、不孕症、崩漏、子宫腺肌病是临床治疗的主要疾病。 研究主要集中在温经汤及加减方治疗原发性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等妇产科疾病的临床研究。结论:温经汤 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温经汤及其加减方临床治疗妇科疾病方面,其中温经汤配合针灸治疗的疗效观察和相关药 理作用机制研究可能是温经汤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 网络药理学与实验相结合探索柴胡清肝汤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作用机制

      2024, 56(23):16-24.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结合的方式,对柴胡清肝汤(CHQGT) 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GM) 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公共数据库获取CHQGT活性成分、预测相应靶点及GM疾病靶点, 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构建韦恩图,得到CHQGT治疗GM的作用靶点;并进行GO功能注释 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然后,进行分子对接以评估关键蛋白质与相关化合物的亲和力。最后,建立了GM大 鼠模型,验证预测信号通路中涉及的主要靶蛋白,以探讨CHQGT抑制疾病进展的机制。结果:研究显示共挖 掘到CHQGT中235种活性成分及260个潜在靶点,GM疾病224个相关靶点,得到柴胡清肝汤-疾病共同靶点 27 个。GO功能注释分析共涉及1 400个生物过程,KEGG 通路富集分析涉及68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 IL-1β与CHQGT中的主要成分槲皮素良好结合。动物研究表明,CHQGT给药不仅减缓了GM大鼠肿块进展, 而且还减轻了病变区炎症浸润情况,抑制了NF-κB 表达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 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 水平。结论: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CHQGT可调节多种成分、靶点 和途径,从而对GM产生治疗作用。动物实验证实,CHQGT在GM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NF-κB信号通 路和IL-1β、IL-6等关键蛋白,从而抑制炎症进展。

    • >临床证治
    • Toll 样受体、白细胞介素-6 在气虚血瘀型脑卒中的预测价值

      2024, 56(23):25-29.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Toll样受体(TLRs)、白细胞介素-6(IL-6) 水平对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5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证型间患者血清TLR2、 TLR3、IL-6水平;统计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并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单因素及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血清TLR2、TLR3、IL-6 水平对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证型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TLR2、 TLR3、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中国缺 血性卒中分型(CISS)、早期神经功能恶化、血清TLR2、TLR3、IL-6水平均是影响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 卒中患者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TLR2、TLR3、IL-6水平预测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 效的曲线下面积(AUC) 分别为0.881、0.832、0.771,而三者联合预测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 的AUC为0.948,明显大于三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TLR2、TLR3、IL-6 水平在不同中医证型中差异较大,三者同时检测可有效预测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

    • 健脾固肾膏治疗气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研究

      2024, 56(23):30-34.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健脾固肾膏治疗气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气虚质慢性疲劳 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2组均接受健康宣教,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谷维素治 疗,干预组予健脾固肾膏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疲劳量表(MFI-20) 评分、生活质量评 分及气虚质评分,检测2 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 A、IgG、IgM 及补体C3、C4 水平,并评估安全性。 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总有效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10.00%(P<0.05)。治疗后,干预组IgA、IgG、IgM、 C3、C4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FI-20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干预 组MFI-20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干预组气虚质积分较治疗前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量表各领域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健脾固肾膏可以调节气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相关临床症状和体质状态,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 枣仁安神方联合氢溴酸伏硫西汀片治疗心肝血虚型抑郁症临床研究

      2024, 56(23):35-39.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枣仁安神方联合氢溴酸伏硫西汀片治疗心肝血虚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 顾性分析衢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78例心肝血虚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各39例。对照组予氢溴酸伏硫西汀片治疗,观察组予枣仁安神方加减联合氢溴酸伏硫西汀片治疗。2组均治疗 8周。治疗前、治疗8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评分],检测γ-氨基丁酸(GABA)、5-羟色胺(5-HT) 水平。比较2组治疗8周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 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2组SDS评分、S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2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GABA、5-HT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GABA、5-H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2.82% (5/39),高于观察组(2.56%,1/3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枣仁安神方加减联合 氢溴酸伏硫西汀片治疗心肝血虚型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 还能改善睡眠质量,且安全性高。

    • 补气汤联合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研究

      2024, 56(23):40-44.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补气汤联合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稳定期临 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肺脾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治疗 组脱落5例,剔除1例,对照组脱落6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完成研究。对照组接受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 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补气汤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 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 分级、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 试(CAT) 评分和肺功能。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76.47% (P<0.05)。治疗 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CA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mMRC分级较治疗前降低(P<0.05), 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CAT 评分和mMRC 分级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 2 组第1 秒用力呼气 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 和FEV1/FVC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FEV1、FVC和FEV1/FVC 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气汤联合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治疗肺脾气虚型COPD稳定期,能更有效 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 糖尿病阴虚体质血清代谢组学及红外线热像特征研究

      2024, 56(23):45-52.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阴虚体质人群的血清代谢组学、红外线热像特征,并探讨其与血清炎症因子的 相关性。方法:选取43例糖尿病阴虚体质患者作为糖尿病阴虚质组,另选择43例健康平和质人群作为健康平 和质组。比较2组各功能区红外线热像温度ΔT值、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及白细胞介素-6(IL-6) 水平,并运用Pearson检验分析糖尿病阴虚体质组各功能区红外线热像温度ΔT值与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性;采 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 技术检测组间差异代谢物,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 等方法结合Metaboanalyst5.0软件对关键代谢通路进行聚焦。结果:研究过程中,健康平和质组剔除3例,最终 完成研究40例。糖尿病阴虚体质组任脉、督脉、手心、头面、胸膺、胃脘、肾区温度ΔT值及血清TNF-α、 IL-6水平高于健康平和质组(P<0.05),少腹温度ΔT值降低(P<0.05)。糖尿病阴虚体质组各功能区红外线 热像温度ΔT值与TNF-α水平无相关性(P>0.05),任脉、手心、头面红外线热像温度ΔT值均与IL-6水平成 正相关(P<0.05)。代谢组学研究发现糖尿病阴虚质人群血清中出现15种变化明显的差异代谢物,包括棕榈 酸、L-哌啶酸、脱氧核糖、葡萄糖等,主要涉及花生四烯酸代谢、戊糖磷酸途径、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 谢、半乳糖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代谢通路,其中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的关联性最强。结论:糖尿病阴虚质人 群有任督脉热性与“上热下寒”的红外线热像特点,且血清IL-6升高水平与任脉、手心、头面偏热相关。糖 尿病阴虚质发病与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半乳糖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戊糖磷酸途径、D-谷氨酰胺和D-谷 氨酸代谢5个代谢通路有关,其中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中的AA-CYP-EETs代谢轴可能是最重要的作用途径。

    • 中医腹诊在脓毒症中的应用研究

      2024, 56(23):53-58.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脓毒症患者中医腹诊情况,总结规律,为中医腹诊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提供初 步思路和临床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总结整理出中医腹诊阴阳分型及6项腹诊重点体征(腹形、腹部压 痛、腹温、腹力、肠鸣音、腹围) 的标准。然后纳入52例脓毒症患者,根据腹诊信息和大便情况分为腹阴证 组和腹阳证组,比较腹部阴阳分型与腹诊信息、大便的相关性,并比较胃肠功能障碍评分(GIF评分)、脓毒 症相关序贯器官衰竭(SOFA) 评分、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 和降钙素原(PCT) 水平。结 果:腹阴阳分型与性别、年龄、腹形、腹部压痛、大便无相关性(P>0.05);与腹温、腹力均呈正相关关 系(P<0.05)。腹阳证组GIF评分、腹围高于腹阴证组(P<0.05)。腹阴证组WBC略高于腹阳证组,腹阳证组 SOFA 评分较腹阴证组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阳证患者CRP、PCT 水平均高于腹阴证 组(P<0.05)。结论:根据中医腹诊可初步预测脓毒症患者的危重情况及整体预后。

    • 舒腰活血方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2024, 56(23):59-63.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舒腰活血方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2组均剔除2例, 最终纳入每组52例。对照组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腰活血方治疗,2组均治 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 评 分、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 -6、IL-1β] 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 有效率94.23%, 高于对照组80.77% (P<0.05)。2 组中医证候积分、VAS 评分、ODI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 低(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VAS 评分、OD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TNF-α、IL-6、 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TNF-α、IL-6、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腰活血方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和腰部功 能,缓解疼痛,抑制炎性反应。

    • 补肾散寒止痛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2024, 56(23):64-68.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补肾散寒止痛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风寒湿痹型膝骨 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散寒 止痛汤联合温针灸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奎森功能演算指数(Lequesne)、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 数(WOMAC) 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 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 水 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74.36%,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治疗后,2组畏寒肢冷、关节僵硬、酸痛沉重、腰膝酸软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观察组上述4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WOMAC评分均较治 疗前下降(P<0.05),Lequesn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VAS评分、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 组(P<0.05),Lequesn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 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3 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2.82%,对照组为17.9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散寒止痛汤联合温针灸治疗 膝骨关节炎疗效较好,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疼痛和膝关节功能,安全性高。

    • 《新中医》杂志征稿

      2024, 56(23):68-68.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中医》是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医药学术期刊,1969年创刊。标准刊 号:ISSN0256-7415,CN44-1231/R,2020年由原月刊改为半月刊,期刊代号,国内:46-38,国外: SM186。根据国家的有关标准和科技期刊的编排规范,对来稿做出如下要求。一、征稿内容 实验研究、 网络药理学、用药规律、文献综述、经方古方、临床证治、肿瘤研究、针灸推拿、特色疗法、调研报告、 思路方法、名医传承、经典古籍、临证医案等。二、来稿要求 主题鲜明,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文字 精炼,内容真实,资料可靠,数据准确,数据比较应做统计学处理。三、来稿格式 参照本刊格式。四、 投稿方式 在线投稿。投稿时需同时上传单位投稿证明。网址:http://xzy.ijournal.cn。五、文责自负 作 者如有侵权行为,本刊不负连带责任。署名人的顺序由作者决定。依照《著作权法》,本刊对文稿有修改 权、删节权,修改稿未按时寄回视作自动撤稿。六、稿件采用需与编辑部签订论文著作权转让书,并 及时寄回《新中医》编辑部档案室。编辑部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 学办公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54129。

    • 补肾养胎方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临床研究

      2024, 56(23):69-72.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补肾养胎方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 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补肾养胎方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妊娠激素水平及妊 娠结局,并评估2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83%,高于对照组82.61%(P< 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雌二醇(E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孕酮(P) 水平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E2、HCG、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低于 对照组(P<0.05)。治疗组足月妊娠率89.13%,高于对照组71.74% (P<0.05)。治疗组流产率、不良反应发 生率分别为6.52%、4.35%,低于对照组21.74%、17.39% (P<0.05)。2 组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补肾养胎方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疗效确切,能够调节患者妊娠激素, 提高保胎效果,改善妊娠结局,安全性高。

    • 四黄散箍围疗法联合循经手法通乳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临床研究

      2024, 56(23):73-78.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四黄散箍围疗法联合循经手法通乳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126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对照A组、对照B组各42例。 3组均采用头孢呋辛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A组采用四黄散围疗法治疗,对照B组采用循经手法通乳治疗,联 合组采用四黄散箍围疗法联合循经手法通乳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血常规水平、炎症因子水平 以及安全性。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治疗1 d、治疗3 d、治疗5 d后, 3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联合组VAS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A组和对 照B组(P<0.05)。治疗后,3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白细胞 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治疗后,3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 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血清CRP、PCT、TNF-α水 平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3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黄散箍 围疗法联合循经手法通乳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血常规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 平,减轻疼痛程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加味银翘散方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腺病毒感染临床研究

      2024, 56(23):79-82.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银翘散方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腺病毒(ADV) 感染伴发热的疗效。方法:选取 64例急性上呼吸道ADV感染伴发热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及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 疗,观察组给予加味银翘散方联合常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同时间段患儿体温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 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3.9%,对照组为5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观察组治疗24 h、48 h、72 h体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银翘 散方治疗急性上呼吸道ADV感染伴发热患儿能快速退热,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 >针灸推拿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灸治疗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选穴规律

      2024, 56(23):83-91.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颅脑损伤的优势病症及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 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4年3月收录的有关针灸治疗颅脑损伤 临床研究文献,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9 进行腧穴频数、归经、特定穴、治疗措施统计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18.0 软件分别对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 利用Gephi 0.9.7 软件中的 Fruchterman Reingold算法与K-core进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32篇文献,其中针灸治疗颅脑损伤后 意识障碍的文献最多,进一步进行选穴规律分析,共涉及腧穴103个,使用频率最多的腧穴为水沟、内关和三 阴交;归经以督脉的使用频次最多;特定穴占比较高,以合穴为主。关联规则得出常用的腧穴组合为水沟-内 关-三阴交-百会-涌泉-合谷。聚类分析共得出7类穴位组合。复杂网络分析共得到7个核心腧穴。结论:颅脑 损伤后意识障碍为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症,体现了开窍通络、通督调神的选穴治疗思路。

    • 第二掌骨桡侧全息疗法治疗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临床研究

      2024, 56(23):92-96.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第二掌骨桡侧全息疗法治疗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PBP) 的疗效。方法:选取 112 例脑梗死后PB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舌三针组及治疗组各38例,因对照组、治疗组各1例未 能按照治疗方案执行而脱落,最终舌三针组38例,对照组、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和 吞咽功能障碍治疗,舌三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舌三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第二掌骨桡侧全息 疗法。3组均治疗14 d。比较3组石氏评分法临床疗效及洼田氏饮水试验临床疗效,比较3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 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 水平的变化。结果:治 疗后,3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舌三针组、治疗组均低于同一时间段对照组,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石氏评分法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2.16%,舌三针组石氏评分法临床疗效总有效 率为92.10%,治疗组石氏评分法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19%,舌三针组、治疗组石氏评分法临床疗效均高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洼田氏饮水试验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5.57%,舌三针组洼田氏 饮水试验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47%,治疗组洼田氏饮水试验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19%,舌三针组、治疗组 洼田氏饮水试验临床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3组血清ET水平均较治疗 前下降(P<0.05),舌三针组、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血清 CGR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舌三针组、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第二掌骨桡侧全息疗法治疗PBP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脑部血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基于经筋理论探讨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病机及针灸治疗思路

      2024, 56(23):97-101.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经筋分布具有“结、聚、交、合”的整体性。经筋主束骨、利关节的功能存在着“点-线-面-体” 的联动规律;经筋藏护经脉,其功能的发挥依赖经脉运行气血的濡养与经气的调节。基于经筋理论,可明确颈 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病机乃横络痹阻经脉,不通则痛,经筋失荣,进一步横络结聚,致局部经筋失能,整体 经筋失衡,远端代偿经筋受累。针灸治疗应局部“解结”与整体“复原”并重。

    • 头皮针长留针法联合耳穴埋豆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临床研究

      2024, 56(23):102-107.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头皮针长留针法联合耳穴埋豆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 表法将120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试验组各40例。对照A组给予头皮针长留针法治 疗,对照B组给予耳穴埋豆治疗,试验组给予头皮针长留针法联合耳穴埋豆治疗,3组均治疗4周。比较3组治 疗前后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分、抑郁自评量 表(SDS) 评分,并评估3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期间,对照A组剔除2例,对照B组剔 除1例,试验组剔除1例,最终对照A组纳入患者38例,对照B组、试验组各纳入患者39例。治疗后,试验组 总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A组81.58%、对照B组76.92%(P<0.05)。治疗后,3组中医证候积分(主症、次 症、总分) 及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总分)、SAS、SD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及PSQI、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 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PSQI、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A 组、对照B 组及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26%、2.56%、5.12%,3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头皮针长留针法联合耳穴埋豆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安全性较高。

    • 督脉灸联合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2024, 56(23):108-112.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督脉灸联合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 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IBS-D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以蒙脱石散治疗,对照 组加用附子理中丸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督脉灸,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 积分、大便性状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Bristol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Bristol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水平较 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脉灸联合附子理中 丸治疗脾肾阳虚型IBS-D疗效显著,可以改善中医证候和临床症状,抑制炎性反应。

    • 针刺联合中药督脉熏蒸疗法治疗脾肾气虚兼痰湿内盛型围绝经期肥胖临床研究

      2024, 56(23):113-117.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督脉熏蒸疗法治疗脾肾气虚兼痰湿内盛型围绝经期肥胖(PMO) 的临床 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脾肾气虚兼痰湿内盛型PMO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 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中药督脉熏蒸疗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 候积分、改良Kupperman 评分、肥胖程度指标[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指 数(WHR)]。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2组形体肥胖、痰涎 壅盛、神疲体倦、头晕、耳鸣或耳聋、性欲减退、喜食肥甘厚味、口干不欲饮、便溏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 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9项证候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改良 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改良Kupperman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体质量、 BMI、腰围、臀围及WHR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体质量、BMI、腰围、臀围及WHR均低于对照 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督脉熏蒸疗法治疗脾肾气虚兼痰湿内盛型PMO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围 绝经期症状,减轻肥胖程度。

    • 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软瘫期上肢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2024, 56(23):118-123.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软瘫期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 效。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后软瘫期进行上肢功能恢复的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45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同时给予rTMS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 2组均治疗4周。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后,比较2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主 动关节活动度以及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髓鞘碱性蛋白(MBP)、γ-氨基丁酸(GABA)、谷氨 酸(Glu)。比较2组软瘫持续时间、主动腕背伸率。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 82.22%(P<0.05)。2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Fugl-Meyer上肢运 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后伸,腕关节背伸、掌屈,以及肘关节活动度较 治疗前增大(P<0.05),研究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后伸,腕关节背伸、掌屈,以及肘关节活动度均大于对照 组(P<0.05)。2组血清GFAP、MBP、Glu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血清GFAP、MBP、Glu水 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GABA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血清GABA水平高于对 照组(P<0.05)。研究组软瘫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主动腕背伸率91.11%,高于对照组 68.89%(P<0.05)。结论:针刺联合rTMS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脱离软瘫期,促进肢体主动运动及上肢功 能重建,减轻中枢神经损伤。

    • 脐针疗法治疗椎体成形术后残余腰背痛临床研究

      2024, 56(23):124-127.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脐针疗法治疗椎体成形术(PVP) 后残余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PVP后残余腰 背痛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脐针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脐针组给予脐针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塞来 昔布胶囊口服治疗。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随访1个月,比较2组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 法(VAS) 评分、现在疼痛状况(PPI) 评分、简明McGill量表(SF-MPQ) 总分、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 数(ODI) 评分。结果:治疗后、随访时,2组PRI评分、VAS评分、PPI评分、SF-MPQ总分及改良ODI评分 均较治疗前降低,脐针组PRI 评分、VAS 评分、PPI 评分、SF-MPQ 总分及改良ODI 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 组(P<0.05)。结论:脐针疗法治疗PVP后残余腰背痛,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术后早期康复,且 疗效优于口服止痛药,临床疗效显著。

    • 基于进化视角下的儿童皮肤发育特征探讨小儿推拿的潜在作用机制

      2024, 56(23):128-134.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小儿推拿体系于明清时期形成并兴盛,其在特定穴分布、穴位形态、刺激强度等方面有别于成年 人经络系统,但科学内涵及作用机制鲜有学者深入研究。皮肤作为小儿推拿的直接作用对象,婴幼儿皮肤在形 态及功能方面皆与成年人存在差异,具有显著的发育阶段性特征。两栖动物东方蝾螈的皮肤在胚胎发育早期能 够对机械刺激进行传导,而在漫长的自多细胞生物到高等脊椎动物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可能同样在发育的特定 阶段存在以皮肤为主导的信息处理系统。故本文从进化视角下的儿童皮肤发育特征浅析小儿推拿的潜在作用机 制,以期为小儿推拿的科学研究提供新方向。

    • 活血化瘀止痛贴穴位贴敷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跟腱炎临床研究

      2024, 56(23):135-139.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止痛贴穴位贴敷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跟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 跟腱炎患者8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体外冲击波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 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止痛贴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治疗4周。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 分法(VAS) 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 评分及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后足功能评 分(AOAFS),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67.5% (P< 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 后,2组ADL 评分、AOF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ADL 评分、AOFAS评分均高于对照 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止痛贴穴位贴敷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跟腱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可降低患者疼痛 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踝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

    • 中医身体观解读:基于经穴名称概念隐喻的视角

      2024, 56(23):140-145.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医认识身体是基于体悟的具身思维。中医理论在构建的过程中运用了隐转喻思维,古人在命名 经穴时常以天文、地理、人事为始源域,选择其局部特征来指称。以身体观为视角,以经穴命名中的隐喻与转 喻为切入点,深入观察中医身体观在经穴命名中的表达及其内涵,发现天象、地貌、容器、管道、建筑等隐喻 是古代医家在构建经络腧穴理论时最基本的隐喻,反映出中医经穴名称是中医身体观的产物。中医身体是一个 超越生理的体系,通过与自然和社会互喻,成为与天地相应、形神一体、以心为核心、以气为动力、身体内外 通过经络与脏腑相互联动的动态系统。

    • >肿瘤研究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健脾益胃祛邪方治疗大肠癌作用机制

      2024, 56(23):146-153.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讨健脾益胃祛邪方治疗大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 统药理学平台和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筛选健脾益胃祛邪方的活性成分及其靶点。利用药物靶标数 据库、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以及GeneCards数据库检索大肠癌的靶点。通过 Venny2.1平台得出健脾益胃祛邪方和大肠癌的共同靶点,绘制韦恩图。将健脾益胃祛邪方与大肠癌的共同靶点 录入STRING数据库中进行分析,构建大肠癌和健脾益胃祛邪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 网络。借助 DAVID数据库,对健脾益胃祛邪方与大肠癌的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 功能富集分析以及京都基因与基 因组百科全书(KEGG) 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3.8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作用靶点-通路-疾病”网络 模型。结果:通过筛选,得到126个健脾益胃祛邪方的主要活性成分,1 014个与大肠癌相关的人类靶点, 59 个健脾益胃祛邪方与大肠癌的共同靶点。PPI网络分析提示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核受体辅活化因 子2、雄激素受体、热休克蛋白90α、雌激素受体1、胰蛋白酶-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丝氨酸/苏 氨酸激酶β、雌激素受体2、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Chk1是健脾益胃祛邪方治疗大肠癌的核心靶点。GO功能 富集分析得到1 133项生物过程条目,93项分子功能条目,27项细胞组分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 140条信号通路。健脾益胃祛邪方的主要活性成分如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汉黄芩素等,通过靶向调控 机制与化学致癌-受体激活、细胞凋亡、结直肠癌、p53信号通路、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以及内分泌抵抗等信号 通路,发挥治疗大肠癌的作用。结论:健脾益胃祛邪方治疗大肠癌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

    • 运用络病理论探讨乳腺癌术后上肢并发症的治疗

      2024, 56(23):154-157.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络病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类疾病和各种疑难杂症的临床诊疗中。乳腺癌手术以及术后 放化疗引发的上肢并发症,包括腋网综合征、上肢淋巴水肿以及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症状表现为患侧上肢疼 痛、运动功能受限、水肿、麻木、痿痹等,均属于中医络病理论范畴。运用络病理论探讨中医对乳腺癌术后上 肢并发症的认识,为乳腺癌术后上肢并发症的诊治提供了指导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及临床意义。

    • 黄健玲辨治早期年轻子宫内膜癌保育经验

      2024, 56(23):158-162.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总结黄健玲教授治疗早期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保育的经验。黄教授认为子宫内膜癌病机关键在于 正虚邪实,主要的致病因素为虚、瘀、湿、毒、热,主要涉及肾、肝、脾三脏。治疗上,黄教授主张分阶段论 治,第一阶段注重逆转子宫内膜病变;第二阶段注重调经助孕;第三阶段要预防复发。用药上遵循病证结合、 中西医结合等原则,临证变通,以疏通胞脉胞宫,调节脏腑阴阳。

    • 肺癌患者出生时间五运六气分布规律及治未病策略

      2024, 56(23):163-166.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肺癌患者出生时间的五运六气分布规律,完善治未病策略。方法:选取397例影像学 检查提示肺部有异常表现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疾病类型分为对照组(肺部有异常表现且排除肺部恶性肿瘤) 248例及肺癌组(罹患肺癌) 149例,收集2组患者出生时间的岁运、天干分支、司天-在泉、客气及主气的分 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出生时间在土运、火运及木运之年,2组肺癌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出生时间在木运太过、水运不及、金运太过及水运太过之年,2组肺癌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出生时间在少阴君火-阳明燥金、少阳相火-厥阴风木及太阳寒水-太阴湿土之年,2组 肺癌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时间在少阳相火、太阴湿土及太阳寒水为客气之时, 2组肺癌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时间在太阳寒水及阳明燥金为主气之时,2组肺癌 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出生时间与患病率有一定关系,岁运为木运、水 运不及、木运或金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司天-在泉);主气或客气为太阳寒水,均会增加人群患肺癌 概率,可据此规律,辨证论治,实施个体化治未病管理策略。

    • 基于甘温扶阳理论探讨癌因性疲乏辨治思路

      2024, 56(23):167-172.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癌因性疲乏是癌症患者身体因素和心理因素双重作用下,由癌症直接作用或癌症治疗过程中出现 的症状,是癌症本身的诊断和治疗之外的一种常见病症。癌因性疲乏归属于中医学虚劳范畴,基于《黄帝内 经》“甘温扶阳”学说,阐释“阳虚”在CRF疾病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甘温之法不仅是“扶阳”的基本疗法, 更是中医治疗虚损性疾病的通法。以先、后天之脏脾肾阳气亏虚为中心环节,应用甘温扶阳方剂以建中气、补 肾阳,形神兼养,从根源上达到“阳气密固,精神乃治”的目的,为中医治疗癌因性疲乏提供辨治思路。

    • >护理康复
    • 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中药外敷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动力及不良心理的影响

      2024, 56(23):173-177.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中药外敷对急性胰腺炎(AP) 患者胃肠动力及不良心理的影响。方 法:选取189例AP患者,按护理方案差异分为观察组98例及对照组9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联合中药外敷干 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后胃肠动力障碍改善情况及干预期间并发症 发生率,比较2组干预前后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健康调查简表(SF-36) 评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首次通气、首次排便、肠鸣音恢复及腹部胀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GAD-7、PHQ-9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SF-36均较干 预前上升(P<0.05);观察组GAD-7、PHQ-9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中药外敷干预AP可缓解胃肠功能障碍,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

    • 择时穴位贴敷联合情志调护对急性心肌梗死PCI 术后便秘的影响

      2024, 56(23):178-182.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择时穴位贴敷联合情志调护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PCI) 后便秘的影响。方 法:观察78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便秘患者,按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及试验组44例。对照组实施情志 调护,试验组实施择时穴位贴敷联合情志调护治疗。比较2组便秘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 排便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Bristol 粪便形态量表(BSFS)、克利夫兰便秘评 分(CCS) 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便秘发生率为4.54%,对照组便秘发生率为23.52%,2组便秘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首次排便、排便间隔、排便费力程度、便意评分均较治疗前下 降(P<0.05),试验组上述4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生理不适、心理不适、担忧 度、满意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 前下降,试验组上述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SFS、CC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试验组上述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择时穴位贴敷联合情志调护能有效减少急性心肌 梗死PCI术后便秘的发生,改善排便症状,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铜砭刮痧联合耳穴埋针对气虚痰浊型糖尿病前期伴肥胖患者的影响

      2024, 56(23):183-186.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铜砭刮痧联合耳穴埋针对气虚痰浊型糖尿病前期伴肥胖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 气虚痰浊型糖尿病前期伴肥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试验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饮食运动 指导,试验组给予铜砭刮痧联合耳穴埋针治疗。2 组均治疗3 个月。比较2 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 白(HbA1c)、胆固醇、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餐后2 h血糖、HbA1c、胆固 醇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体质量 指数、腰围、臀围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组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 论:铜砭刮痧联合耳穴埋针可减轻糖尿病前期伴肥胖患者体质量,减少腰臀围值,降脂,降低餐后血糖值。

    • >思路方法
    • 从毒邪致病病机学说探讨心血管疾病防治思路

      2024, 56(23):187-192.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阐述毒的中医病因学概念、毒邪致病病机的内涵及其防治思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心血管疾病的 发病机制,重点探讨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毒邪致病病机内涵: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神经内分泌激活、代谢紊乱 及炎症反应等产生的病理产物如氧自由基、血管活性物质、炎症因子等相当于内生之毒邪,心脏血管重构及其 引发的靶器官损害相当于毒损心脉(包含毒损于心和毒损脉络)。基于该病机学说,认为临床可将针对毒邪的 防治贯穿于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全过程,遵循“未病防毒、已病祛毒、毒盛 防变”的治未病原则,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各种防毒、祛毒的方法,以减少、清除毒邪的积聚并降 低其危害。

    • 基于中医五神理论辨治脑卒中后失眠症

      2024, 56(23):193-196.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脑卒中后失眠症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脑卒中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影响。中医认为脑卒 中后失眠症是典型的形神共病疾病,其发病与中医神、魂、魄、意、志五神异常关系密切。文章阐述了中医 神、魂、魄、意、志五神理论体系及中医五神与脑卒中后失眠症的关联内容。中医五神理论认为脑卒中后失眠 症的病机可概括为神亢意任、魂强魄弱以及志用不足3大类,以安神平意、安魂益魄、补精填志为治则,临床 可选用朱砂安神丸、琥珀多寐丸、河车大造丸等加减方治疗,可为临床诊疗脑卒中后失眠症提供新的思路与 方法。

    • 基于肺络脉逆论治小儿腺样体肥大

      2024, 56(23):197-200.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腺样体肥大患儿往往有张口呼吸、打鼾、呼吸不畅等症状,《黄帝内经》中认为该病与肺络脉逆有 关。小儿肺络功能异常直接影响小儿呼吸系统功能,并产生诸如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咳嗽等病症。通过 对肺络功能的分析,阐述脉逆在其中的病理作用,并提出从宣清通窍和降浊祛瘀两个方面论治小儿腺样体肥 大,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基于脾-线粒体理论探讨女运动员三联征

      2024, 56(23):201-206.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女运动员三联征(FAT) 的核心症状包括低能量利用、月经功能紊乱和骨质疏松。脾-线粒体理论 认为中医理论中的脾与现代医学中的线粒体功能密切相关,脾主运化、主统血和主肌肉的生理特性与线粒体在 能量代谢、免疫反应等功能方面相呼应。从中医角度来看,脾虚可导致能量代谢功能下降、月经失调和骨质疏 松,这与线粒体功能、结构障碍在FAT中的表现相吻合。本文基于脾-线粒体理论,从基本概念、病因病机、 治疗思路着手,结合FAT的现代研究进展,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为揭示FAT的微观本质提供新的视角,并 为FAT的早期预防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实验研究
    • 温经通络散调控Treg/Th17 细胞平衡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应机制研究

      2024, 56(23):207-214.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温经通络散调控Treg/Th17细胞平衡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温经 通络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牛Ⅱ型胶原诱导的DBA/1小鼠胶原关节炎模型(CIA), 将造模成功小鼠分为CIA模型组(Model组)、甲氨蝶呤阳性组(MTX组) 和温经通络散组(WJTLS组)。临床 评分评价CIA小鼠关节炎严重程度;苏木精-伊红(HE) 染色检测CIA小鼠关节炎病理损伤程度;酶联免疫吸 附法检测CIA小鼠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培养上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和IL-17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 总CD4+ T细胞、Treg细胞(CD4+ Foxp3+ T细胞)、Th17细胞(CD4+ IL-17+ T细胞)、Th1(CD4+ IFN-γ+ T细胞) 表达水平。结果:与Model组比较,MTX组和WJTLS组在给药后第10、12、14、16、18天的关节指数评分均 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MTX组和WJTLS组小鼠滑膜组织增生、软骨和骨侵蚀显著减少,炎性细胞 浸润程度显著减轻,关节面损伤程度显著缓解。病理评分结果显示,与Model组比较,MTX组和WJTLS组小鼠 关节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均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WJTLS组和MTX组小鼠血清IgG3、IgG2a、IgG抗 体水平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odel组比较,WJTLS组小鼠脾脏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 水平升高(P<0.05),IL-17水平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WJTLS干预能减少CIA模型小 鼠脾脏CD4+ T细胞绝对细胞数(P<0.05),上调脾淋巴细胞CD4+ FoxP3+ T细胞表达(P=0.061),下调CD4+ IL- 17+ T细胞比例和细胞总数(P<0.05),从而提高Treg/Th17比值(P<0.05),而WJTLS对CIA小鼠淋巴结淋巴 细胞Treg和Th17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温经通络散能够改善CIA模型小鼠的炎症评分和关节组织 的病理损伤,减少滑膜组织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其作用机制与上调Treg细胞,抑制Th17细胞的表达,调控 Treg/Th17细胞平衡有关。

    • >中医教学
    • PBL 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教学思政融合协同育人中的应用探索

      2024, 56(23):215-218.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医内科学作为中医学学科的一门主干课程,是连接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传统中医 内科学教学侧重于中医理论与临床知识本身的教授,对于学生职业素质及文化自信的培养略显薄弱。本研究通 过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 在中医内科学教学思政融合中的应用,挖掘中医内科学中的思政元素, 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入手,将思政融合贯穿于课堂教学、考核标准及评价体系中,把专业课程中承载的价值 理念和价值教育内容具体细化,以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

    • 中医药文化融入高等中医药院校美育课程教学研究

      2024, 56(23):219-224.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传承中医药文化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重要使命。中医药文化与中国传统艺术美学根植于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上高度契合,存在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医药院校美育课程教学,不 仅能发挥美育育人优势,深化学生中医药专业学习,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还能实现中医药院校特色化美育课 程体系的构建。本研究针对高等中医药院校美育课程存在文化底蕴薄弱、特色不够鲜明、医艺融合不足等方面 的现实问题,深挖中医药文化中的美育资源,提出中医药文化与美育课程融合的长效化、校本化、特色化教学 实践路径,提高课程育人实效,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美育教育传承中医药文化提供参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