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中国知网

      2025, 57(5):0-0.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单篇PDF查阅请上中国知网(新中医2025年第4期电子数据已上传中国知网、万方、超星等数据库,等待平台制作上网即可,请作者 不要相信 邮件+电话联系您,以发定稿PDF或者修改知网上传前确认PDF等理由加您微信的骗局!!!!!!)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REND/detail,如有疑问,请电话020-954896(刘)联系。

    • >用药规律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膏方治疗虚劳用药规律

      2025, 57(5):1-6.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药膏方治疗虚劳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21年 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有关治疗虚劳的中药膏方医案,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膏方医案进行 数据提取、整理,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患者信息、中药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和复杂网络等,总结中 药膏方治疗虚劳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336首处方,涉及中药321味。虚劳主要中医证型有阴阳两虚证、 肝肾不足证、气血不足证、肾气不足证等。膏方治疗虚劳的高频中药有人参、茯苓、陈皮、炙甘草等,中药药 性以温、平性为主,药味以甘、辛味多见,多归于脾、肺、肾、肝经。膏方常见药物组合有柴胡-人参、陈 皮-茯苓、炙甘草-人参、当归-人参等。聚类分析得到砂仁-菟丝子、川芎-枳壳-白术-当归-黄芪-山茱萸-熟 地黄-山药、白芍-法半夏-柴胡-黄芩-桂枝-大枣-人参-茯苓-陈皮-炙甘草3个聚类方。复杂网络分析得到茯 苓-人参-陈皮-炙甘草-熟地黄-柴胡-当归-桂枝-砂仁-黄芩-山药-白芍-白术-大枣核心组合。结论:中医药 治疗虚劳以补气生血、益阴和阳为主要治法,常以四君子汤、四物汤和柴胡桂枝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

    •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用药规律

      2025, 57(5):7-13.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分析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 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 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文献,提取中药处方数据,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的数据挖掘模块进行药物频次 的统计、属性(四气、五味、归经、功效) 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①共检索 到194首中药处方,涉及中药191味,累计频次1 745次。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有20味,排名前5的中药依 次为丹参、黄芪、川芎、赤芍、当归。②中药属性分析结果。四气:以温为主,其次为微寒、平、寒、微温。 五味:以甘为主,其次为辛、苦、微苦、酸。归经:以肝为主,其次为心、肺、脾、胃。药物功效:以活血祛 瘀为主,其次为生津养血、通经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③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按照支持度从高到低排 列,排名前5的药对依次是黄芪-丹参、川芎-丹参、赤芍-丹参、当归-川芎、赤芍-川芎。④聚类分析结果。 共得到3个聚类。第1类:丹参、黄芪、川芎;第2类:麦冬、三七、人参、瓜蒌、炙甘草、桂枝;第3类:当 归、红花、桃仁、赤芍、党参、甘草。⑤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得出核心处方药物组成为黄芪、丹参、川芎、赤 芍、当归、党参、红花、麦冬、三七、甘草。核心处方为补阳还五汤加减。结论: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以 活血化瘀、补气健脾为主,辅以行气、凉血、养阴、生津,用药以味甘、性温、归肝经为主,临证应气血同 调,标本兼顾,五脏一体,识机辨证,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全程运用中医药干预,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和减少并发症,提升中医药干预危重症的水平和力度。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李淑良治疗慢性咽炎用药规律

      2025, 57(5):14-19.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收集、整理李淑良教授门诊慢性咽炎病例,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 进行数据 挖掘,探讨李教授治疗慢性咽炎的中医辨治思路及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6年— 2019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耳鼻喉科李教授门诊的慢性咽炎患者病历,记录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案 信息,建立方剂数据库,分别进行用药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熵聚类分析等。结果:研究纳入病例 215例,处方216首,共涉及156味中药,中药的累积使用频次为3 114次。药物四气以寒温药为主,五味以甘 苦药为主,归经以肺胃脾经为主;得到中药核心组合共12个,新方组合6个。结论:李教授治疗慢性咽炎重视 肺脾胃三脏的辨治,以散风为先,善用甘寒清热,重视培土生金。

    • 基于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分析中医药治疗双心病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2025, 57(5):20-29.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分析中医药治疗双心病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检索自 建库至2023年12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录的中药复方治疗双心病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文献 数据库,使用Excel 2021、IBM SPSS Modeler 18.0、SPSS IBM SPSS Statistics 27.0.1等软件对其进行中药频数、 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核心药对柴胡-郁金-甘草治疗双心病的关键靶点,构建蛋白 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 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GO) 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 通路富集分析;利用 AutoDockTools 1.5.7和PyMol 2.6.0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及可视化处理。结果:共纳入中药复方155首,涉及中药 126味,高频药物19味,其中甘草、柴胡、丹参、郁金、川芎使用频次较多;功效分类以补虚药、理气药、活 血化瘀药最为常见;药味以甘、苦、平为主,药性以温为主,多归肝、心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5种关联强 度高的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得到4种药物组合。核心药对柴胡-郁金-甘草对治疗双心病有191个关键靶点, 206条重要通路。AKT1、TNF、IL-6、TP53、IL-1β等为核心靶点,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PI3K-Akt信号通 路、神经退行性变的途径-多种疾病等为主要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靶点之间结合良好。结论: 中医治疗双心病以疏肝解郁为主,用药多以活血化瘀药、理气药、补虚药相配伍运用,核心药对柴胡-郁金- 甘草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治疗特点,主要通过抗炎、抗氧化凋亡、保护心脑细胞等机制来发挥对双 心病的治疗作用。

    • >经方古方
    • 芍药甘草汤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辅助治疗老年胃溃疡临床研究

      2025, 57(5):30-35.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辅助治疗老年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 11月—2023年11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 究组64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四联疗法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辅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 合使用芍药甘草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溃疡情况(溃疡底部厚苔面积、溃疡周围 黏膜充血面积、溃疡周围再生上皮面积)、肠道菌群变化(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血清胃激 素水平[三叶因子(TFF1)、胃动素(MTL)、胃泌素(GAS)] 及p38 MAPK mRNA、NF-κB mRNA表达水 平。观察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溃疡底部的厚苔面积、溃疡周围再生上皮面积、 溃疡周围黏膜充血面积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肠球菌、肠 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均增多(P<0.05),且研究组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 TFF1、MTL及GA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38 MAPK mRNA、NF-κB mRNA表达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辅助治疗可改善老年胃溃疡患者 症状,加速溃疡愈合,调节和促进胃激素、肠道菌群恢复平衡,其可能与调节机体内p38 MAPK/NF-κB通路表达 有关。

    •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临床研究

      2025, 57(5):36-40.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 的疗效。方法:选取 2023年4月—2024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08例肾虚血瘀型DOR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为对 照组及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片加地屈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 加减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月经情况评分、肾虚血瘀证候评分、血清 性激素[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抗苗勒氏管 激素(AMH)、FSH/LH] 水平、卵巢间质动脉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 数(RI)] 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月经情况评分、肾虚血瘀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 察组月经情况评分及肾虚血瘀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SH、LH、PRL及FSH/LH水 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E2、P、AMH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FSH、LH、PRL及FSH/ 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E2、P、AM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SV值均较治 疗前上升(P<0.05),PI、RI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PSV值高于对照组(P<0.05),PI、RI值 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44%(51/54),对照组为79.63%(43/54),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肾虚血瘀 型DOR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卵巢储备功能,安全性高。

    • 人参养荣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气血两虚型帕金森病失眠临床研究

      2025, 57(5):41-46.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人参养荣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治疗气血两虚型帕金森病失眠的疗效及对 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 2024年7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 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rTMS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人参养荣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 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2组治疗前后多导睡眠图参数值、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帕金森病统一量 表评分(UPDRS)、血清5-HT、NE、BDNF 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 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93.33%(28/30),对照组为73.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睡眠总时 间(TST)、睡眠效率(SE)、快动眼睡眠相潜伏期(RL)、快动眼睡眠相占睡眠总时间百分比(REM)、N2阶 段占睡眠总时间百分比(N2) 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睡眠潜伏期(SL)、觉醒次数(AT)、觉醒时 间(AWT)、N1 阶段占睡眠总时间百分比(N1)、慢波睡眠占睡眠总时间百分比(SWS) 值均较治疗前下 降(P<0.05);研究组TST、SE、RL、REM、N2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SL、AT、AWT、N1、SWS值均 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SQI、UPD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PSQI、UPDR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5-HT、NE、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研究组 血清5-HT、NE、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人参 养荣汤联合rTMS治疗气血两虚型帕金森病失眠疗效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缓解帕金森症状,同时 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保护大脑神经功能。

    • >文献研究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王孟英医学全书》中痰证与脉象、用药的关联性

      2025, 57(5):47-54.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从《王孟英医学全书》的医案中研究痰证与脉象、用药之间的关联性,归纳总结王孟英诊 治痰证的特点。方法:从《王孟英医学全书》中筛选符合标准的医案,对纳入医案的诊次进行编号,提取医案 中的脉象、证候、用药等信息。通过Microsoft Excel 2021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频次分析。应用SPSS Modeler 18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对纳入医案的脉象-证候、用药-证候和痰证医案的脉象-用药、用药-脉象进 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医案444例,共计503诊次,其中有关痰证的医案151例,166诊次,共出现 21种脉象。频次≥30次的脉象分别为滑脉、弦脉、数脉、软脉(濡脉),其中滑脉和弦脉的频次均为102次, 频率均为61.4%(102/166);其次是数脉、软脉(濡脉)。左、右手脉象中,滑脉的诊次以右滑脉为主,弦脉的 诊次以左弦脉为主,数脉的诊次以左数脉为主。共检索出169种与痰证有关的中药,频次>30次的中药有 15 种,化痰止咳平喘药有7种,清热药有5种,开窍药有1种,补虚药有2种。痰证与缓脉、浮脉、溢脉、滑 脉等脉象关联性较强,与薤白、竹沥、苦杏仁等中药的关联性较强。151例痰证医案中,滑脉主要与清热药、 化痰药、利水渗湿药有关,弦脉与清热药、补虚药、化痰药有关,数脉与清热药、补虚药有关;竹茹、旋覆 花、天花粉等药物与溢脉等脉象关联性强。结论:王孟英诊断痰证的脉象主要为滑脉、缓脉、浮脉、溢脉,治 疗时多使用竹茹清肺化痰,薤白、半夏、苦杏仁治疗寒痰结胸,黄连、栀子配伍治疗痰热扰心,鲜海蜇、鲜荸 荠清痰热与肝经之热,知母、天花粉清痰热、顾护阴液。王孟英治疗痰证的脉、药、证关联思路清晰,凭脉诊 随证施治,其处方用药规律对现代痰证的诊治仍具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 >临床证治
    • 八段锦联合升阳贴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中医证候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2025, 57(5):55-59.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八段锦联合升阳贴干预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西 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10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4例。对照 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穴位敷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八段锦干预。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 生情况,比较2组干预前后NYHA 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出量(SV)、 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的变化。结果:干预后,2组心功能分级均得到优化,观察组心功能分级优 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 组(P<0.05)。干预后,2 组NT-ProBNP 水平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LVEF、SV 水平均较干预前上 升(P<0.05);观察组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LVEF、SV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对 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0.37% (38/54),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89% (48/54),2组临床疗效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八段锦联合升阳贴可有效改 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缓解心衰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康复效果良好。

    • 益气通脉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H 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

      2025, 57(5):60-63.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通脉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2024年1月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H型高血压并急性缺血性脑 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益气通脉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 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清同型 半胱氨酸(Hcy) 水平, 并评估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 92.50%(37/40),高于对照组75.00%(30/40)(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收缩压、 舒张压及血清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及血 清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 脉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能够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神经功能, 安全性较高。

    • 化浊通络定眩汤联合西药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症临床研究

      2025, 57(5):64-68.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化浊通络定眩汤联合西药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6月— 2023年6月湖州市吴兴区人民医院/湖州市吴兴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痰瘀阻窍型眩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 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盐酸异丙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浊 通络定眩汤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眩晕症状评定量表(DARS) 评分、脑 部(基底、左椎、右椎) 动脉血流速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内皮素-1(ET-1)、降 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 水平,并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 95.00%(38/40),高于对照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脑部基底、左椎、 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及CGR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DA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红细胞聚集指数、 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ET-1水平降低(P<0.05);治疗组各脑部动脉血流速度及CGRP水平高于对照 组(P<0.05),DA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ET-1水平低于对照 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通络定眩汤联合西药治 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症,能提高患者脑部血流速度,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减轻眩晕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 较高。

    • 加味玉屏风汤联合茚达特罗莫米松吸入粉雾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研究

      2025, 57(5):69-72.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汤联合茚达特罗莫米松吸入粉雾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的临床疗 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中医院收治的80例CVA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茚达特罗莫米松吸入粉雾剂治疗, 观察组给予茚达特罗莫米松吸入粉雾剂联合加味玉屏风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 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 (38/40),高于对照组 82.50%(33/40)(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用力肺活量(FVC)、第 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 水平及FEV1/FVC比值升高(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FVC、FEV1水平及FEV1/FVC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2/40),对照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6/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玉屏风汤联合茚达特 罗莫米松吸入粉雾剂治疗能够通过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

    • 益气通脉复荣汤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虚血瘀证临床研究

      2025, 57(5):73-77.

      摘要 (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通脉复荣汤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4年 3月—6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西医组各48例。 西医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在西医组基础上给予益气通脉复荣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 效、中医证候积分、踝肱指数(ABI)、下肢动脉血流速度、血糖、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75%(45/48),高于西医组77.08%(37/48)(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 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2组ABI、腘动脉和足 背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ABI、腘动脉和足背动脉血流速度高于西医组(P<0.05)。 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较治疗 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空腹血糖、HbA1c、LDL-C、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低于西医组(P<0.05)。2组不 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脉复荣汤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虚血瘀 证效果良好,可减轻临床症状,降低血糖和血脂,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且安全性良好。

    • 调气活血散结方联合超声药物导入治疗痰结血瘀型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研究

      2025, 57(5):78-82.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调气活血散结方联合超声药物导入治疗痰结血瘀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湖州市中医院就诊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调气活血散结方口服,观察组予以调气活血散结方口服联和超声波药物导入治 疗,2组均治疗8周。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甲状腺彩超 检查测定结节数量和结节最大径,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3.33%(16/30),高于对 照组26.67%(8/30)(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 结节最大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且观察组结节最大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各项甲 状腺功能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2组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调气活血散 结方口服联合超声药物导入治疗痰结血瘀型结节性甲状腺肿能够有效缩小结节,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确切,且 不会对甲状腺功能造成影响,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 龟鹿强骨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临床研究

      2025, 57(5):83-87.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龟鹿强骨汤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及碳酸钙D3 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 折(OLVCF) 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12月在安阳市中医院 治疗的90例OVCF行PKP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唑来膦酸注射 液联合碳酸钙D3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龟鹿强骨汤治疗,2组均治疗6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 血清骨钙素(BGP)、骨密度(BMD)、骨保护素(OPG)、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 评分、中医证候积 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42/45),高于对照组77.78%(35/45)(P<0.05)。2组 OPG、BGP、BM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OPG、BGP、BM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 候积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 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龟鹿强骨汤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及 碳酸钙D3片治疗OLVCF行PKP术后能改善骨质疏松,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与中医证候。

    • >针灸推拿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耳穴贴压干预过敏性鼻炎选穴规律

      2025, 57(5):88-92.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耳穴贴压干预过敏性鼻炎(AR) 的选穴规律及常用耳穴刺激量。方 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 网(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WOS) 中关于耳穴贴压干预AR的文献,检索时间为 建库至2023年8月6日。对纳入的耳穴处方进行频次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并归纳总结常用材料和刺激量。结 果:纳入61组耳穴处方,涉及27个耳穴,使用频次排前3的耳穴为内鼻、肺、外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以肺- 内鼻为最常见的耳穴配伍。耳穴贴压常用材料是王不留行籽,每天按压次数集中在2~4次,单次按压时长集 中在1~5 min,耳穴更换频率集中在每天2~3次。结论:耳穴贴压干预AR遵循辨证选穴、病位选穴、神经解 剖选穴的原则。耳穴贴压治疗AR最常用的耳穴穴位是内鼻、肺、外鼻、肾上腺、脾、风溪,配穴有咽喉、气 管等。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古代文献中关元应用规律

      2025, 57(5):93-99.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古代文献中关元的临床主治范围、配伍规律及操作手法。方法:以 第5版《中华医典》为源数据库,以关元、丹田、大中极、三结交、次门、下纪及小肠募为关键词进行搜索, 将所得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类。结果:共检索得到3 501条文献,涉及112部古代医籍,根据纳入、排除 标准,最终纳入研究363条文献。关于主治病证共纳入349条文献,阐述操作或禁忌的条文共纳入14条;单穴 主治病证频次135次,配伍主治病证频次328次。关元单穴主治病证排前2的有厥证和虚劳。配穴主治病证排 前2位的有厥证和疝气病,配穴多为气海、三阴交、肾俞、石门、中脘、神阙、足三里、天枢、中极和太冲, 配伍的穴位多属于任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关元与气海、三阴交、肾俞、石门、神阙、中脘及足三里有较强的关 联度。将高频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得出6个有效聚类。关元多用灸法,灸量差异大,多为百壮;孕妇及夏季慎 灸。结论:关元单穴和配伍主治病症排第1为厥证。常见的配伍穴位所属经络为任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关元多 配伍气海、三阴交、肾俞使用。得到6个有效聚类组合。操作方法主要为艾灸。

    •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穴位刺激治疗慢传输型便秘选穴规律

      2025, 57(5):100-106.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研究穴位刺激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 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学术 期刊服务平台(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Wanfang)、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 服务系统(SinoMed)、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数据库自建库至2024年5月27日收录的穴位刺激治 疗STC临床研究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R4.4.0软件对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 分析;利用Gephi0.10.0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纳入144篇文献,提取核心处方195条,涉及腧穴 64个,累计频次1 036次。使用频次前5的腧穴为天枢、足三里、大肠俞、上巨虚、支沟;腧穴归经以足阳明 胃经、任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为主,胸腹部与下肢部腧穴占比较高;募穴为使用最多的特定穴;针刺是常用的干 预措施。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核心腧穴组合为足三里-天枢-上巨虚-关元;聚类分析得到5组有效聚类群,补 泻-腧穴分析显示在治疗过程中操作手法以补法和平补平泻为主。结论:治疗STC针刺部位多选用胸腹部,以 募穴为主,多选用足阳明胃经、任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以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大肠俞为核心腧穴。

    • 改良弧刃针刀联合羌活胜湿汤治疗风寒痹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2025, 57(5):107-112.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弧刃针刀联合羌活胜湿汤治疗风寒痹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 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79例风寒痹阻型CS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2组均给予羌活胜湿汤治疗,对照组于羌活胜湿汤基础上给予传统 针刀治疗,研究组于羌活胜湿汤基础上给予改良弧刃针刀治疗,2组均治疗3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评 分、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水平、疼痛因子[P物质(SP)、 前列腺素E2(PEG2)] 水平、椎动脉(VA) 和基底动脉(BA) 平均流速、颈椎活动度(屈伸、旋转)、颈椎 功能障碍指数(NDI) 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治疗结束随访6个月,统计比较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79.49%(31/39)(P<0.05)。2组治疗1周、治疗3周后颈肩背 部不适、上肢麻木疼痛、手指麻木疼痛评分均呈降低趋势(P<0.05);研究组治疗1周、治疗3周后颈肩背部 不适、上肢麻木疼痛、手指麻木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周、治疗3周后血清IL-1β、 TNF-α、SP、PGE2水平均呈降低趋势(P<0.05);研究组治疗3周后血清IL-1β、TNF-α、SP、PGE2水平均 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周、治疗3周后VA和BA平均流速均呈升高趋势(P<0.05);研究组治疗 1周、治疗3周后VA和BA平均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周、治疗3周后颈椎屈伸、旋转活动 度均呈升高趋势(P<0.05);研究组治疗1周、治疗3周后颈椎屈伸、旋转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2组治疗1周、治疗3周后NDI评分和VA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P<0.05);研究组治疗1周、治疗3周后NDI评 分和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5.13% (2/39),低于对照组29.03% (9/31)(χ2= 7.451,P<0.05)。结论:改良弧刃针刀联合羌活胜湿汤能改善风寒痹阻证型CSR患者血液循环,降低颈椎功 能障碍程度,提高颈椎活动度,同时抑制炎症-疼痛因子表达,缓解患者症状,且能降低患者复发风险。

    • 针刺联合穴位贴敷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5, 57(5):113-119.

      摘要 (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贴敷对缺血性脑卒中(IS) 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208例IS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 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104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洼田饮水试 验(WST)、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功能性经口进食量表(FOIS)、吞咽造影评分表(VFSS) 评分]、 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维生素C、镁(Mg)、磷(P)、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2002) 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WST及SS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FOIS及VFSS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WST及S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FOIS及VFSS评分均高于 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组Alb、Hb、维生素C、Mg、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NRS2002评 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Alb、Hb、维生素C、Mg、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NRS2002评 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12% (23/104),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 10.58%(11/104),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 为90.38% (94/104),对照组为72.12% (75/10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 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与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组社会功能、躯体功 能、心理功能与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贴敷对IS后吞咽障碍患者的 疗效较好,有效促进其吞咽功能的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生活质量。

    • 子午流注择时针刺法联合虚拟现实技术治疗膝关节炎临床研究

      2025, 57(5):120-125.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择时针刺法联合虚拟现实技术治疗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 1 月—2023年12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90例膝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 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普通针刺联合虚拟现实技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子午流注择时针刺法联合虚拟现实技术 治疗。2组均治疗3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西安大略和 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 评分、膝关节屈肌、伸肌峰力矩(PT) 及膝关节功能[纽约特种外 科医院膝关节评分量表(HSS)] 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56%(43/45),对照 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22%(37/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 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下 降(P<0.05),观察组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膝关节屈肌、伸肌PT值均较治疗前 升高(P<0.05),观察组膝关节屈肌、伸肌PT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疼痛、功能、活动 度、肌力、畸形、稳定性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观察组上述6项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针刺法联合虚拟现实技术治疗膝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及主要症 状,增强屈伸肌肌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 透穴九针穴位埋线疗法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研究

      2025, 57(5):126-129.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透穴九针穴位埋线疗法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 的临床疗 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RGERD患者,按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口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给予透穴九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2 组均治疗8 周,随访12 周。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反流性疾病问卷量 表(RDQ) 评分、GERD 相关生活质量量表(GERD-HRQL) 评分及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 93.10%(27/29),高于对照组66.67%(20/30)(P<0.05)。治疗后、随访时,2组RDQ评分、GERD-HRQL评 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RDQ评分、GERD-HRQL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安全性良好。结论: 透穴九针穴位埋线疗法联合泮托拉唑治疗RGERD,较单用泮托拉唑口服在改善临床症状和减少复发方面效果 更好,安全性高。

    • 穴位埋线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脾肾阳虚型单纯性肥胖临床研究

      2025, 57(5):130-135.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脾肾阳虚型单纯性肥胖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 2023年6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61例单纯性肥胖脾肾阳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埋 线组20例、熏蒸组20例、联合组21例。联合组剔除1例,最终各组均纳入研究20例。3组均予饮食、运动干 预,埋线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熏蒸组给予中药熏蒸治疗,联合组给予穴位埋线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均治疗 3个月。比较3组体脂率(BFP)、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及糖脂代谢指标[甘油三酯(TG)、血清 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记录3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 总有效率90.00% (18/20) 均高于埋线组60.00% (12/20)、熏蒸组55.00% (11/20)(P<0.05)。3 组BMI、 BFP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BMI、BFP均低于熏蒸组、埋线组(P<0.05)。3组腰围、臀围均较治疗前缩 小,联合组腰围、臀围均小于埋线组、熏蒸组(P<0.05)。3组TG、TC、FB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 TG、TC、FBG水平均低于埋线组、熏蒸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单纯性肥胖,整体减重效果理想,腰围、臀围缩小,改善糖脂代 谢,安全性好。

    • >肿瘤研究
    • 人参灵芝鱼胶液治疗肿瘤相关性厌食临床研究

      2025, 57(5):136-140.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人参灵芝鱼胶液治疗肿瘤相关性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 12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接受化疗或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45例肿瘤相关性厌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 药组、西药组、对照组各15例。治疗过程中西药组脱落5例,最终中药组、对照组各15例,西药组10例。中 药组口服人参灵芝鱼胶液治疗,西药组口服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治疗,对照组不予干预措施。3组均治疗 6周。观察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3组治疗前后食欲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 表(ESAS) 评分、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值的变化。结果:中药组食欲VAS评分治疗 6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6周后,3组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 计学意义(P>0.05)。ESAS评分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白细胞治疗 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中药组血红蛋白差值高于西药组(P<0.05), 对照组血红蛋白差值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白细胞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在抗肿瘤治疗相关不 良反应方面,无3/4级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人参灵芝鱼胶液能够改善肿瘤相关性厌食症状,提升 免疫力,有改善骨髓抑制。

    • 肝复乐胶囊联合槐耳颗粒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临床研究

      2025, 57(5):141-145.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肝复乐胶囊联合槐耳颗粒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后的临床疗 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2023年2月在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12例,按照 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2组均给予TACE治疗,对照组加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治疗,观察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肝复乐胶囊联合槐耳颗粒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12个月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小板计数(BPC)、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 原(PIVKA-Ⅱ)、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 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疾病 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客观有效率、12个月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41.07%(23/56)、98.21%(55/56)、35.71%(20/56),对照组客观有效率、12个月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 别为23.21% (13/56)、83.93% (47/56)、55.36% (31/5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后,2组BPC、Alb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中医证候积分及AFP、PIVKA-Ⅱ、TBil、AST、ALT水平 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BPC、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及AFP、PIVKA-Ⅱ、 TBil、AST、A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复乐胶囊与槐耳颗粒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疗 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较高。

    • 周红光运用温滋解毒法治疗乳腺癌术后失眠经验介绍

      2025, 57(5):146-150.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周红光教授根据国医大师周仲瑛提出的癌毒理论,结合多年临证经验,认为乳腺癌术后患者因癌 毒、手术与放化疗影响易出现失眠。其病机为阴阳俱损,癌毒痰瘀互结,心神失养,阳不入阴,治疗应从调补 阴阳、解毒消癌入手,创温滋解毒法,温补阳气,同时滋养阴液,解毒抗癌,使阴阳调和,从根本上解决失眠 问题。

    • >护理康复
    • 醒神通经导气针法联合艾灸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偏瘫临床研究

      2025, 57(5):151-156.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在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和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醒神通经导气针法联合艾灸治疗 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3年10月—2024年3月在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 科治疗的100例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阿托 伐他汀、阿司匹林常规西药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神通经导气针法联合艾灸治 疗,2组均治疗8周。治疗前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患肢Fugl-Meyer运动功能(FMA) 评分、肌张力和改良 Barthel指数(MBI) 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3.75%(45/48),高于对 照组79.17%(38/48)(P<0.05)。2组肢体麻木、口歪舌斜、言语謇涩、半身不遂、气短乏力、面色㿠白积分 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上述6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及MBI评 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联合组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肌张力均 较治疗前改善,联合组肌张力分级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神通经导气针法联合艾灸治疗气 虚血瘀型卒中后偏瘫效果更好,可更为显著改善临床症状、肢体运动功能和肌张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2025, 57(5):157-162.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 的疗效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4年1—10月海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 及试验组各36例。治疗中试验组自行退出1例,脱落1例,失访1例;常规组自行退出2例,失访1例。最终 2组各纳入33例患者。常规组予以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 以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 重程度评价量表(IBS-SSS) 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评分、 中医症状分级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IBS-SSS腹痛频率、腹胀程度、腹痛程度、排便满意度及 对生活的困扰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组上述5项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 HADS-A、HADS-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试验组HADS-A、HADS-D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 2组腹痛/腹胀,大便溏稀(频数、性状)、急躁易怒、胸胁胀满、纳呆、倦怠乏力、喜太息、肠鸣矢气中医症 状分级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组上述9项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 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94% (31/33),常规组为81.82% (2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6/33),试验组为15.15%(5/33),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效果较好,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 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安全性高。

    • >思路方法
    • 论“土枢四象,一气周流”和“肠-关节轴”理论的互通性:基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探讨

      2025, 57(5):163-168.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疾病,除主要的关节病变,其病变范围往往涉 及多系统多器官。目前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多聚焦于关节局部病变,而肠道症状在内的全身表现尚未受到关注。 “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理论强调中焦脾胃对四象和全身气机的调控作用。“肠-关节轴”则从器官交互角度, 关注到肠道与关节的联系。二者在认识RA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思路上有着共通之处。文章拟探讨两种理论的关 联性,为RA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帮助。

    • 张仲景辨治不寐之象思维探析

      2025, 57(5):169-173.

      摘要 (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整理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不寐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的论述,其中有多种象思维模 式的指导运用,归纳为运用物象立祛风宁心安神,道象创引阳入阴安神,比象制心肾相交安神,法象定特异靶 药安神等四大类方法。运用象思维指导不寐的辨证论治,是张仲景对“天人合一”观的传承创新,更是对四诊 八纲体系的拓展和完善,丰富和弥补了传统辨证论治的局限和未备,扩大了治疗不寐方药的功效选择。

    • 基于“脾为之卫”探讨肠道菌群对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

      2025, 57(5):174-178.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中医学认为该病病机与“脾为之卫”理论密切相关,脾 在外调节卫气固护机表、在内运化水谷充养五脏,同时肠道菌群可作为“脾为之卫”的现代医学理论基础并与 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免疫应答、肠道屏障、肠-皮肤轴等方面。“脾为之卫”是对脾脏 生理机能与抗邪卫体之效用的高度提炼与升华。肠道菌群与“脾为之卫”的功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脾胃功能 受损,外邪侵袭易致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影特应性皮炎患者的预后。本文基于“脾为之卫”理论探讨肠道菌群 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针刺治疗特应性皮炎提供思路。

    • >网络药理学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中药调控铁死亡干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成分筛选及作用机制

      2025, 57(5):179-186.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识别抗结核药物诱导的药物性肝损伤与铁死亡相关的关键 基因,并预测相关作用的中药及有效成分。方法:利用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获得抗结核药物 的药物靶点;基于Gene Cards 数据库收集药物性肝损伤的疾病靶点,取“疾病-药物”交集靶点,运用 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关系图,结合CytoHubba插件获得核心靶点。应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 因本体功能(GO) 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 通路分析。通过FerrDb数据库筛选出铁死亡相 关的关键基因,利用HERB数据库、TCMSP数据库和对关键基因进行中药及有效成分预测,结合Lipinski五倍 率法则和ADMETlab 2.0对有效成分进行成药性及人肝毒性筛选,最后筛选出的有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 果:得到抗结核药物与药物性肝损伤共同作用靶点14 个,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出GPT、CYP2E1、 CYP1A2、NR1H4、ABCB11、SLC10A1、CYP7A1、ABCC2、HIF1A和CASP3等关键靶点。通过FerrDb数据库 筛选关键基因HIF1A,以HIF1A为靶点筛选并经筛除后得到具有成药性且无人肝毒性的有效成分血根碱、黄芩 甙元和槲皮素,且这3种成分与HIF1A均能稳定结合。结论:血根碱、黄芩甙元和槲皮素可能通过调控HIF1A 的表达,影响肝脏细胞的铁死亡达到治疗抗结核药物诱导的药物性肝损伤作用。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黄芩抗弓形虫脑病及抑郁症作用机制

      2025, 57(5):187-194.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预测黄芩治疗弓形虫脑病及抑郁症的潜在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 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并收集黄芩有效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辅以OMIM、TTD等疾病数据库 获取弓形虫脑病和抑郁症的疾病靶点;获得药物和疾病的交集靶点后,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蛋 白互作网络图(PPI),运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构建黄芩治疗弓形虫脑病及抑郁症的“药物-活性 成分-疾病-靶点”网络,通过CytoHubba插件筛选核心靶点;应用DAVID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 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最后采用CB-DOCK2和RCSB BPD进行关键成分与有效靶点的分子对 接研究。结果:从黄芩中筛选出35个活性成分,得到黄芩与弓形虫脑病及抑郁症共同靶点59个,主要涉及 PI3K/AKT、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等信号通路。PPI分析得到黄芩发挥抗弓形虫脑病及抑郁症的前10个 核心靶蛋白GAPDH、AKT1、EGFR、STAT3、BCL2、CASP3、PPARG、MTOR、SRC、STAT1,分子对接结果 显示,β-谷甾醇和核心靶点中的CASP3、BCL2具有最高亲和力,提示CASP3、BCL2可能是黄芩治疗弓形虫脑 病及抑郁症的主要作用靶标。结论:黄芩可能通过AKT1、EGFR、BCL2、CASP3、MTOR、SRC等靶点,调控 PI3K/AKT、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等信号通路发挥抗弓形虫脑病及抑郁症的作用。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三拗鱼龙合剂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作用机制

      2025, 57(5):195-201.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三拗鱼龙合剂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 患者咳嗽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TCMSP 数据库检索三拗鱼龙合剂潜在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 并与 GeneCards、OMIM、PharmGkb、TTD和DrugBank数据库中COVID-19相关咳嗽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得三拗鱼龙 合剂治疗COVID-19相关咳嗽的关键靶点,并对关键靶点进行生物富集分析。通过STRING平台和R软件,对 关键靶点进行蛋白互作网络(PPI) 和拓扑分析,获得治疗核心靶点。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核心靶点相应的化 合物进行验证。结果:共获得三拗鱼龙合剂治疗COVID-19相关咳嗽的关键靶点146个,构建PPI网络经拓扑 分析后,最终获得核心靶点15个。生物学富集分析提示,关键靶点主要富集于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和高级糖 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核心靶点中,STAT3、TP53、EGFR和IL6与对应的化合物 licochalcone a、quercetin、quercetin和luteolin可形成稳定构象。结论:三拗鱼龙合剂中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 木犀草素和山奈酚等可通过脂质代谢相关信号通路发挥抗病毒作用,并改善COVID-19患者咳嗽等呼吸道 症状。

    • >实验研究
    • 凉血消风汤对HaCaT 细胞中组蛋白H4 乙酰化及其相关酶的干预机制研究

      2025, 57(5):201-208.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凉血消风汤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 中组蛋白H4乙酰化(Acetyl-Histone H4) 及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1 (HAT1)、乙酰化转移酶P300、去乙酰化酶sirtuin (SIRT) 3、SIRT5的干预作 用,进而探讨乙酰化修饰参与银屑病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凉血消风汤对HaCaT细胞存活 率的影响,设立HaCaT细胞空白对照组,凉血消风汤组(中药高、中、低浓度组)、雷公藤组、姜黄素组。用 蛋白质印迹检测HaCaT细胞加药前后Acetyl-Histone H4及其相关酶HAT1、P300、SIRT3、SIRT5的蛋白表达, 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相关酶HAT1、P300、SIRT3、SIRT5 mRNA的表达。结果:根据MTT检测结果,凉血 消风汤分别选2、1、0.25 ng/mL作为中药高、中、低浓度组的给药剂量,雷公藤组为2.5 μg/mL,姜黄素组为 5 μmol/L。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雷公藤组及中药高、中浓度组中Acetyl-Histone H4、HAT1、P300、SIRT3的 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SIRT5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雷公藤组、中药高浓度组 中HAT1、P300、SIRT3 的mRNA 表达增加, SIRT5 mRNA 表达降低(P<0.05); 中药中浓度组中HAT1、 P300 mRNA表达增加(P<0.05),SIRT5 mRNA表达降低(P<0.05);中药低浓度组中SIRT5 mRNA表达降 低(P<0.05);姜黄素组HAT1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凉血消风汤可以上调HaCaT细胞中Acetyl- Histone H4、乙酰化酶HAT1、P300及去乙酰化酶SIRT3的表达水平,下调SIRT5的表达水平,推测凉血消风 汤可能是通过调控组蛋白乙酰化及相关酶来治疗银屑病,乙酰化内稳态改变可能是银屑病发病的一个重要 因素。

    • 健肝消脂方通过GPx4 信号通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铁死亡的调控机制研究

      2025, 57(5):209-214.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健肝消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及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 物酶4 (GPx4) 信号通路对铁死亡的影响。方法:60只C57BL/6J小鼠随机选取50只给予高脂饮食诱导建立 NAFLD模型,另外10只作为正常组给予普通饮食。将造模后的小鼠分为模型组、抑制剂组及中药低、中、高 剂量组,每组10只。以灌胃的方式对药物处理组给予不同浓度的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的 0.9%氯化钠溶液。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肝指数、血脂指标,苏木素-伊红(HE) 染色肝石蜡切片评估健肝 消脂方对NAFLD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通过对丙二醛(MDA)、4-羟基壬烯醛(4-HNE)、活性氧(ROS) 水 平的检测来评估健肝消脂方对NAFLD模型小鼠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通过检测总铁离子(Fe) 水平以及转 铁蛋白(Transferrin)、前列腺六段跨膜上皮抗原1(Steap1)、铁蛋白重链1(FTH1)、GPx4蛋白水平来评估健 肝消脂方对NAFLD模型小鼠铁死亡及GPx4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正常组小鼠肝板排列整齐,结构正常;模 型组小鼠肝板排列紊乱且有大量炎细胞浸润,提示肝脏具有严重脂肪变性;抑制剂组和中药高剂量组的病理缓 解最为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肝组织中Fe含量降低(P<0.05),肝指数、谷丙氨酸氨基 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MDA、ROS以及4-HNE水 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小鼠体质量、肝组织中Fe含量 升高(P<0.05),肝指数、ALT、AST、TG、TC、MDA、ROS以及4-HNE水平降低(P<0.05)。qPCR结果显 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Steap1、Transferrin表达升高,FTH1、GPx4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 较,抑制剂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小鼠Steap1、Transferrin表达降低,FTH1、GPx4表达升高(P< 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Steap1、Transfer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FTH1、 GPx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中 Steap1、Transfer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FTH1、GPx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健肝消脂方可能通 过调节GPx4信号通路抑制铁死亡从而发挥对NAFLD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

    • >临证医案
    • 消化复宁汤治疗小儿病医案3 则

      2025, 57(5):215-218.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文:消化复宁汤是国医大师、安徽省国医名师徐经世先生总结多年诊疗经验,为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胃炎等胆胃疾病所创。师从罗菲老师期间,发现罗老师临床辨证使用消化复宁汤治疗小儿非特异性功能性腹痛、慢性鼻窦炎及慢性咳嗽时收效甚佳。现总结其临证应用的效案3则,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从“五脏相关理论”出发分析其异病同治机理,以期为儿科常见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 《新中医》杂志征稿

      2025, 57(5):218-218.

      摘要 (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中医》是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医药学术期刊,1969年创刊。标准刊 号:ISSN0256-7415,CN44-121/R,2020年由原月刊改为半月刊,期刊代号,国内:46-8,国外: SM186。根据国家的有关标准和科技期刊的编排规范,对来稿做出如下要求。一、征稿内容 实验研究、 网络药理学、用药规律、文献综述、经方古方、临床证治、肿瘤研究、针灸推拿、特色疗法、调研报告、 思路方法、名医传承、经典古籍、临证医案等。二、来稿要求 主题鲜明,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文字 精炼,内容真实,资料可靠,数据准确,数据比较应做统计学处理。三、来稿格式 参照本刊格式。四、 投稿方式 在线投稿。投稿时需同时上传单位投稿证明。网址:http://xzy.ijournal.cn。五、文责自负 作 者如有侵权行为,本刊不负连带责任。署名人的顺序由作者决定。依照《著作权法》,本刊对文稿有修改 权、删节权,修改稿未按时寄回视作自动撤稿。六、稿件采用需与编辑部签订论文著作权转让书,并 及时寄回《新中医》编辑部档案室。编辑部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2号广州中医药大 学办公楼。邮编:510006。电话:020-954129。

    • >调研报告
    • 1 500 例强制戒毒人员中医体质调查研究

      2025, 57(5):219-222.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调查1 500例强制戒毒人员的中医体质类型,以期为探索中医戒毒的可行性、规范性提供依 据。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12月在广东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广东省三水强制隔离戒毒所、广东 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自愿参加调查的1 500例戒毒人员,以及2019年3月—2020年12月在佛山市中医院三水 医院体检科进行健康检查的1 500例非吸毒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组人员均填写《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分 析2组人员的中医体质类型,比较2组人员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的差异。结果:强制戒毒人员的偏颇质比例高于 非吸毒人员,平和质比例低于非吸毒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500 例吸毒人员中,平和质 146例,偏颇质1 354例;1 354例偏颇质人员中,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3种类型居多。1 500例非吸毒人员 中,平和质742例,偏颇质758例;758例偏颇质人员中,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3种类型居多。结论:根据 强制戒毒人员的中医体质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应可改善脱毒期的急性戒断症状,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双重 恢复,预防相应疾病的发生、发展,降低复吸率。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