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57(7):1-6.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古今名医治疗便秘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便秘提供参考。方法:整 理《重订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腹泻便秘卷》历代医家治疗便秘的有效经验方,采用Excel 2019建立处方用药数 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VOSviewer、Cytoscape3.9.0软件进行用药频次分析、药物属性分析、关 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研究治疗便秘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191首处方,涉及中药 208味,用药频次1 565次,高频药物主要有当归、火麻仁、大黄、肉苁蓉、陈皮、甘草、生地黄等。药性以 温、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主要以五脏、胃经、大肠经为主。高频药物功效类别主要有补 虚药(26.26%)、理气药(12.72%)、清热药(11.31%)、泻下药(11.05%)、化痰止咳平喘药(8.56%) 等。聚 类分析表明高频药物可聚为5类。关联规则分析提示厚朴-大黄、郁李仁-肉苁蓉、肉苁蓉-当归等为常用药对。 结论:《重订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腹泻便秘卷》历代医家治疗便秘用药以温肾益精、健脾理气、润肠通便为主, 可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依据。
2025, 57(7):7-12.
摘要: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药治疗脂溢性脱发的辨证思路与 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2023年9月1日—11月30日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中 药内服处方,使用Excel 2016及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运用统计、关联规则、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 析中医药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处方371个,涉及中药347味,中药使用频次排前10的有 茯苓、山药、松叶、甘草、女贞子、菟丝子、丹参、墨旱莲、蒲公英、生地黄等。中药药性以平为主;药味多 属甘、苦、辛;主要归脾、肝、肾经。高频系统聚类分析得到4组中药,C1:山药、甘草、菟丝子;C2:茯 苓、松叶、丹参、蒲公英、生地黄、女贞子、墨旱莲。C2可进一步分为C3与C4,C3:茯苓、松叶;C4:丹 参、蒲公英、生地黄、女贞子、墨旱莲。关联分析得出常用药物组合有:墨旱莲-女贞子、松叶-茯苓、生地 黄-女贞子、甘草-茯苓、丹参-茯苓等。复杂网络分析得到5组中医证候及其核心处方,肝肾不足证常用女贞 子、墨旱莲、松叶、茯苓、山药、菟丝子、蒲公英、丹参、熟地黄等,肝肾阴虚证常用女贞子、墨旱莲、泽 泻、茯苓、山药、生地黄等,脾肾不固证常用莲子、白术、茯苓、山药、菟丝子、甘草、松叶等,阴虚火旺证 常用女贞子、茯苓、菟丝子、蒲公英、墨旱莲、生地黄、甘草等,脾虚湿热证常用茯苓、侧柏叶、蒲公英。结 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药治疗脂溢性脱发以补益肝肾、养阴清热、健脾祛湿为主要治法,常以 二至丸、七宝美髯丹、六味地黄汤、参苓白术散为基础方加减。
2025, 57(7):13-20.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外用专利方的用药规律及毒性药物的使用。方 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收集整理自建库至2023年9月13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外用方, 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9、SPSS Statistics 26、Cytoscape 3.8.2、SPSS Modeler 18.0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 析、聚类分析、绘制四气五味归经雷达图、中药功效饼状图、共现网络图。结果:共纳入134个专利方,涉及 429味中药,频数≥40的药物有红花、没药、乳香、透骨草、川乌、川芎、当归,毒性中药高频的药物有川乌、 草乌、土鳖虫、全蝎。药物四气以温性为主,五味以苦、辛为主,归经以肝经为主,肺、脾、肾经次之,毒性 中药同前。功效以祛风湿、清热、活血化瘀、补虚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没药→乳香”支持度最高;中药 新处方有4组。结论:中药外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以血瘀型以及寒湿型为主,治法以活血化瘀和祛风除 湿为主,结合证型辅以补虚、清热,重在治标。
2025, 57(7):21-30.
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桃红饮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 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 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 获得桃红饮的活性成分及靶标,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PPI) 分 析筛选桃红饮治疗AS 的潜在活性成分及核心靶标,并对核心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O) 及基因组百科全 书(KEGG) 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疾病-中药-成分-核心靶点”多维关联可视化网络,获 得桃红饮治疗AS的关键活性成分及靶标;采用AutoDock软件对部分化合物及靶标进行分子对接。利用ApoE-/- 雄性小鼠高脂饮食喂养建立AS模型,采用桃红饮干预进行实验验证。结果:共获得桃红饮37个活性成分, 603 个靶标,获得桃红饮干预AS的靶标92个,核心靶标23个,主要为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β(IL-1β)、重组人趋化因子8(CXCL8)、基质金属蛋白酶 9 (MMP9)、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 等。关键通路为辅助性T 细胞17 (Th17) 免疫调节信号通路、 IL-17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化合物赤霉素7、常春藤皂苷元、木犀草素、洋川芎醌、恩比宁等 5种活性成分和关键靶标(CXCL8、MMP9、IL-1β、IL-6) 分子对接良好。动物实验发现,桃红饮能够抑制小 鼠主动脉管腔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LDL-C) 水平和血清IL-1β、IL-6水平,调控核心靶点CXCL8、MMP9的表达。结论:桃红饮中赤霉素7、 常春藤皂苷元、木犀草素、洋川芎醌、恩比宁等成分能够作用于IL-1β、IL-6、CXCL8、MMP9等靶点,其机 制可能与IL-17信号通路调节有关。
2025, 57(7):31-39.
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百部治疗百日咳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 TCMSP数据库筛选百部的有效成分,并用HERB数据库进行补充。使用Uniport、PubMed、SwissTargetPrediction 数据库获得百部的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s、OMIM、Disgent、TTD、Drugbank数据库获得百日咳相关靶点, 取交集后得到“药物-疾病”靶点,并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使用David和KEGG数据库 进行基因本体(GO) 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 通路分析,并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相应网络。 通过AutoDockTools软件对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上述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结果:得到百 部有效成分53个,涉及作用靶点752个,百日咳靶点1 507个,两者交集靶点285个。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频数 分析显示,百部治疗百日咳的机制与SRC、AKT1、STAT3、CASP3、EGFR等靶点有关。GO和KEGG富集分析 显示,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癌症通路、钙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硬化通路、cAMP信号通路、蛋白多 糖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可能在中药百部治疗百日咳中发挥重要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这些活性成分与靶标具 有良好的结合作用。结论:百部可能通过β-谷甾醇、芝麻素、刺芒柄花素等活性成分作用于SRC、AKT1、 STAT3、CASP3、EGFR等靶点,通过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癌症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等的调控作 用,发挥抗炎作用。
2025, 57(7):40-45.
摘要: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加味联合缩宫素加抗生素治疗产后恶露不尽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4年4月虞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产后恶露不尽气虚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剔除1例,最终对照组42例、观察组43例纳入研究。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 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联合头孢拉定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 7 d。治疗结束后第15天比较2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治疗7 d后,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子宫血流动力学 指标[子宫收缩期动脉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博动指数(PI)]。比较2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记 录并计算治疗第1天起至治疗结束后第7天的血性恶露量。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 有效率95.34%(41/43),高于对照组78.57%(33/42)(P<0.05)。治疗7 d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 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 组PI、RI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PI、RI均低于对照 组(P<0.05);2组PSV均较治疗前加快,观察组PSV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短于 对照组,治疗第1天起至治疗结束后第7天的血性恶露量少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加味联合缩宫素加抗生素治疗产后恶露不尽气虚血瘀 证可有效提高疗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子宫恢复,改善子宫血流灌注情况,安全性高。
2025, 57(7):46-50.
摘要:中医认为失眠病机与少阳枢机不利、阴阳失调有关,法当和解少阳、调和阴阳,应用柴胡类方。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和解少阳、镇心安神,尤宜于治疗失眠病症,并可根据患者兼症的不同加减运用,有助于 拓宽中药内服治疗失眠的临床应用思路。
2025, 57(7):51-55.
摘要: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痰瘀互结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脑源性 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激肽A (NKA)、P物质(SP)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 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60名痰瘀互结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 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沙美特罗加替卡松吸入治疗,治疗组采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 效,比较2组哮喘控制测试(ACT) 评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 最大呼气流量(PEF)] 及BDNF、NKA、SP 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 (28/30),高于对照组 73.3%(22/30)(P<0.05)。治疗后,2组ACT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后,2 组FEV1、FVC、PEF 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清BDNF、 NKA、SP水平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痰瘀互 结型支气管哮喘有明显的疗效,能提高肺功能及血清BDNF、NKA、SP水平。
2025, 57(7):56-60.
摘要: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穴位贴敷联合腺苷钴胺治疗阴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对患 者血液流变学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 的82例阴虚血瘀型DP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接受芍药甘草汤穴位贴 敷联合腺苷钴胺肌肉注射治疗,对照组接受腺苷钴胺肌肉注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 变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和血小板黏附率) 指标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正中和腓神经感 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 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肢 体麻木、腿足挛急、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梦多等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 组(P<0.05)。治疗后,2组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和血小板黏附率均降低(P<0.05),且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正中神经和腓神经SNCV、MNCV均加快(P<0.05),且观察组快 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穴位贴敷 联合腺苷钴胺肌肉注射有利于改善阴虚血瘀型DPN患者手足畏寒等中医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增强周围神 经传导速度。
2025, 57(7):61-65.
摘要: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尿动力学指标水平的影响。方 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10月磐安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锻炼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加用补中益气汤。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水平、盆底肌情况、阴 道壁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 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 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 率为95.2% (40/42),高于对照组81.0% (34/42)(P<0.05)。治疗后,2 组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延长(P< 0.05),阴道动态压力值及阴道收缩肌电值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阴道动态压力值及阴道收缩肌电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 卷(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 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 盆底器官脱重/尿失禁及性功能调查问卷-12 (PISQ-12) 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量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阴道 壁MMP-2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TIMP-2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 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可提高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盆底肌情况,提 高尿动力学指标水平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5, 57(7):66-70.
摘要:目的:观察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 2022 年12 月丽水市中医院收治的76 例老年高血压功能性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防风通圣散加减方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 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 水平、 72 h标记物排出率、便秘严重度评分量表(CSS) 及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 评分。结果:观 察组西医疗效总有效率89.47% (34/38),高于对照组68.42% (26/38)(P<0.05)。观察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 92.11% (35/38),高于对照组71.05% (27/38)(P<0.05)。治疗后,2 组血清MTL、VIP 水平均升高(P<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72 h标记物排出率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 照组(P<0.05);2组CSS评分、PAC-QOL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 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功能性便秘疗 效明显,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
2025, 57(7):71-76.
摘要:目的:观察导痰汤加减联合八卦阵针刺疗法治疗痰湿内盛型腹型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21年8月—2023年8月舟山市中医院治疗的92例痰湿内盛型腹型肥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 究组各46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八卦阵针刺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导痰汤加减 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肝脏脂肪含量、胃肠动力学指标[餐后胃电图幅值、 胃运动节律慢波比、胃窦收缩频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瘦素、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内脂素、总抗氧化能力(T-AOC) 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78% (44/45),高于对照组 81.82%(36/44)(P<0.05);2组肝脏脂肪含量、体质量及BMI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2 组餐后胃电图幅值、胃运动节律慢波比、胃窦收缩频率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 组(P<0.05);2组HOMA-IR、内脂素、瘦素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 脂联素水平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hs-CRP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 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T-AOC水平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痰 汤加减联合八卦阵针刺疗法治疗痰湿内盛型腹型肥胖,可改善脂肪细胞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 降低肝脏脂肪含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胃肠动力,减轻体质量,降低BMI,提升临床疗效。
2025, 57(7):77-82.
摘要:目的:观察涤痰汤联合子午流注针刺治疗卒中后环咽肌失缓(CPD) 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 效。方法:筛选2022年1月—2023年1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4例卒中后C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照组、涤痰汤(DTD) 组、子午流注针刺(MLA) 组、涤痰汤联合子午流注针刺(DTD+MLA) 组,各21例。 4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标准吞咽康复治疗,DTD组给予涤痰汤鼻饲,MLA 组给予子午流注针灸治疗,DTD+ MLA 组给予涤痰汤鼻饲和子午流注针刺治疗,4组均治疗6周。比较4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视频透视检查评 分(VFSS)、简化吞咽评估评分(SSA)、吞咽质量生命问卷评分(SWAL-QOL)、吞咽肌群表面肌电信号,比 较4 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4 组VFSS 评分均升高(P<0.05),且MLA+DTD 组VFSS 评分高于其余 3 组(P<0.05)。治疗4 周、6 周后,4 组SSA 评分均降低(P<0.05),且MLA+DTD 组SSA 评分低于其余 3 组(P<0.05)。治疗后,4组在空吞咽和吞服5 mL温水时的AEMG值均降低(P<0.05),MLA组、DTD组、 MLA+DTD组空吞咽时的平均吞咽时间均缩短(P<0.05),DTD组、MLA+DTD组、对照组吞咽5 mL温水时的 平均吞咽时间均缩短(P<0.05);MLA+DTD 组在空吞咽和吞咽5 mL 温水时的AEMG 值低于MLA 组和对照 组(P<0.05);MLA+DTD组空吞咽时的平均吞咽时间短于其它3组(P<0.05),MLA+DTD组吞咽5 mL温水 时的平均吞咽时间短于MLA 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4 周、6 周, MLA 组、DTD 组、MLA+DTD 组 SWAL-QOL评分均逐渐升高(P<0.05),且MLA+DTD组高于其它3组(P<0.05),MLA组、DTD组高于对照 组(P<0.05)。4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涤痰汤联合子午流注针刺可 改善卒中后CPD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2025, 57(7):83-87.
摘要:目的:观察柴芍六君子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 2024年1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西药组各66例。西药 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西药组基础上予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 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24 h尿蛋白定量和C-反应蛋白(CRP)]、毒素清除率[β2微球蛋白、 甲状旁腺激素(PTH) 和血磷]、肾功能[血尿素氮(BUN) 和血肌酐(SCr)] 水平及中医证候评分,观察不 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IL-6、24 h尿蛋白定量、CRP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 察组血清IL-6、24 h尿蛋白定量、CRP含量均低于西药组(P<0.05)。观察组血β2微球蛋白、PTH和血磷等毒 素清除率均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BUN、SC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BUN、 SCr水平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中 医证候评分低于西药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芍 六君子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能有效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炎症因子和尿蛋白水平,提高毒素清除率,改善肾功 能,且安全性高。
2025, 57(7):88-93.
摘要:目的:观察通腑通络开窍汤联合西药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 的疗效。方法:选 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1例AI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51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腑通络开窍汤治疗。2组均治疗 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神经因子[脑源性 神经营养因子(BDNF)、髓鞘碱性蛋白(MB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 酶(NSE)]、脑血流动力学[动脉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血液流变学指标 值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27%(44/51),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0.00%(35/50),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NSE、MBP、s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BDNF 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血清NSE、MBP、sI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BDNF水 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RI、PI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Vm指标值均较治疗前提 升(P<0.05);观察组RI、PI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Vm指标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 2组血浆黏度、低切、中切、高切全血黏度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腑通络开窍汤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缓解风痰瘀阻型AIS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脑血流动力学、神 经因子,恢复神经功能。
2025, 57(7):94-98.
摘要:目的:观察清脑通脉汤加味辅助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 2023年6月新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结合向心和离心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清脑通脉汤 加味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 S100 钙结合蛋白β (S100β) 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水平及 Fugl-Meyer 运动功能(FMA) 评分、Barthel 评分、Ashworth 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 分(NIHSS)。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35/36),高于对照组77.78%(28/36)(P<0.05)。治疗后,2组 神志昏蒙、偏身麻木、头痛眩晕、舌苔白腻等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 组血清S100β 蛋白、NSE 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 组 BDNF 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FMA 评分、Barthel 评分均升 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Ashworth评分、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 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脑通脉汤加味辅 助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能明显提升疗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
2025, 57(7):99-104.
摘要:目的:观察健脾舒肝方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PPD)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南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86例PPD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和研 究组47例。对照组使用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研究组使用健脾舒肝方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 2 组均治疗8 周。比较2 组治疗前后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 和多巴 胺(DA)] 水平,健康调查量表(SF-36) 评分[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 以及生理机能(PF)], 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评分],抑郁状态[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 评分],婴儿照 顾能力(照顾知识、照顾能力、照顾技术) 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效率、入睡时间、 日间功能障碍) 评分, 孕酮(P)、雌二醇(E2)、皮质醇(COR) 水平。结果: 治疗后, 2 组神经递 质(NE、5-HT、DA) 水平,SF-36(SF、MH、PF) 评分,MoCA评分,婴儿照顾能力(照顾知识、照顾能 力、照顾技术) 评分,P、E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2组睡眠效率评分、入睡时间评分、日间功能障碍评分, EPDS评分,CO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神经递质(NE、5-HT、 DA) 水平,SF-36(SF、MH、PF) 评分,MoCA评分,婴儿照顾能力(照顾知识、照顾能力、照顾技术) 评 分,P、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睡眠效率评分、入睡时间评分、日间功能障碍评分,EPDS评分,COR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舒肝方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PPD效果更 好,可改善认知功能,减轻抑郁症状,提高婴儿照顾能力,提升睡眠质量,调节激素水平。
2025, 57(7):105-109.
摘要:目的:观察健脾祛湿消脂方治疗脾虚湿阻型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 临床疗效及对糖脂代 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诊断为脾虚湿阻型MAFLD的患 者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均接受运动和饮食指导,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 胆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祛湿消脂汤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肝脂肪受控衰减参 数(CAP) 值、中医证候积分、肥胖指标、血脂及血糖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肝CAP值、中医证候积分、 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肝CAP值、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甘油三酯(TG)、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 TG水平比较(P>0.05);2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水平与本组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0.05)。2组体脂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体脂率、体质量指数(BMI) 均低于对照 组(P<0.05)。2组空腹胰岛素(FINS) 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 观察组FINS水平、HOMA-IR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空腹血糖(FBG) 水平与本组治疗前及组间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观察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健脾祛湿消脂汤对脾虚湿 阻型MAFLD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降低肝脏脂肪含量,调节糖脂代谢和减轻体质量。
2025, 57(7):110-114.
摘要:目的:观察畅尔舒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阳虚型泻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 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阳虚型泻药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 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乳果糖组及中医药组各45例。乳果糖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中医药组给 予畅尔舒方口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治疗14天。比较2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 肠埃希菌、肠球菌) 计数、Wexner便秘评分量表、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C-QOL) 评分。结果:治疗后, 2组便秘症状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中医药组低于乳果糖组(P<0.05)。治疗后,2组粪便 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计数均升高(P<0.05),且中医药组高于乳果糖组(P<0.05),2组大肠埃希菌、肠球 菌计数均降低(P<0.05),且中医药组低于乳果糖组(P<0.05)。治疗后,2组Wexner、PAC-QOL评分均降 低(P<0.05),且中医药组低于乳果糖组(P<0.05)。中医药组总有效率97.78% (44/45),高于乳果糖组 82.22%(37/45)(P<0.05)。结论:畅尔舒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阳虚型泻药性便秘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便秘 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恢复患者肠道菌群平衡有关。
2025, 57(7):115-119.
摘要:目的:观察黄连素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脑病疗效及对患者血清miR-132-3p、miR-137表达及 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糖尿病脑病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 组基础上加用黄连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中医证候评分、 血清miR-132-3p、miR-137表达、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33%(53/60), 对照组为73.33% (44/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上述3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 思维迟钝、倦怠嗜卧、脑转耳鸣、舌暗脉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上述4项评分均 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 2 组miR-132-3p、miR-137 表达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下 降(P<0.05),治疗组miR-132-3p、miR-137表达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 良反应发生率为8.33%(5/6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2/6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脑病疗效较好,能降低患者血清miR-132-3p、 miR-137表达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安全性高。
2025, 57(7):120-124.
摘要:目的:观察郭氏便血方治疗湿热下注型内痔便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 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收治的80例湿热下注型内痔便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观察组各40例,研究期间无剔除和脱落。对照组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观察组采用郭氏便血方治疗。 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水平。比较2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 水平,Western Blot检测Rho相关 蛋白激酶A (RhoA)、Rho 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 1、ROCK2 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92.50%(37/40),高于对照组72.50%(29/40)(P<0.05)。治疗后,2组便血、小便短赤、肛门坠胀评分和血 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便血、小便短赤、肛门坠胀评分和血清IL-6、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内痔组织中VEGF、FGF2、RhoA、ROCK1、ROCK2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 组(P<0.05)。结论:郭氏便血方可有效缓解湿热下注型内痔便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炎症反应,提高临床 疗效。
2025, 57(7):125-129.
摘要:目的:分析温通方对哺乳期乳腺炎乳房微生态的调节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 10月杭州市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8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按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均采用温通方治疗。 评估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后乳汁、粪便菌群相对丰度及多样性,分析温通方对哺乳期乳腺炎乳房微生态的调 节作用。结果:治疗后,患者乳汁双歧杆菌、乳酸菌、操作分类单元数目、Faith谱系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 数、Chaol指数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 治疗后,患者粪便双歧杆菌、乳酸菌、操作分类单元数目、Faith谱系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Chaol指数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愈患者乳汁双 歧杆菌、乳酸菌、操作分类单元数目、Faith谱系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Chaol指数水平较未治愈患者 高(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水平较未治愈患者低(P<0.05)。治愈患者粪便双歧杆菌、乳酸菌、 操作分类单元数目、Faith谱系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Chaol指数水平较未治愈患者高(P<0.05),金黄色 葡萄球菌、肠球菌水平较未治愈患者低(P<0.05)。乳汁及粪便双歧杆菌、乳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 菌、操作分类单元数目、Faith谱系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Chaol指数均呈正相关(r=0.526、0.514、0.601、 0.417、0.589、0.601、0.588、0.572,均P<0.05)。治疗后,乳汁、粪便双歧杆菌、乳酸菌、操作分类单元数 目、Faith谱系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Chaol指数水平与痊愈率呈正相关,乳汁、粪便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球菌水平与痊愈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温通方治疗哺乳期乳腺炎微生态紊乱情况能得到调节,双歧杆 菌、乳酸菌水平上升,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水平降低,且患者微生态情况与温通方治疗效果相关。
2025, 57(7):130-134.
摘要:目的:观察抑亢汤联合耳穴压籽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 2024年1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PCO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耳穴组、中药组、联合组各32例。3组 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耳穴组采用耳穴压籽治疗,中药组采用抑亢汤治疗,联合组采用抑亢汤联合耳穴压籽治 疗。3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卵巢储 备功能、性激素[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 水平的变化。结果:联合组临 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75%(30/32),耳穴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5.63%(21/32),中药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71.88% (23/32),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耳穴组及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3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耳穴组及中药组(P<0.05)。治疗 后,3 组卵巢体积及卵泡数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联合组卵巢体积及卵泡数均小于耳穴组及中药 组(P<0.05)。治疗后,3组FSH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LH、E2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 联合组FSH水平高于耳穴组、中药组(P<0.05),LH、E2水平均低于耳穴组、中药组(P<0.05)。3组治疗期 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抑亢汤联合耳穴压籽治疗PCOS的疗效确切,可改善卵巢储备功能,调节性 激素水平,安全性高。
2025, 57(7):135-142.
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 的研究文献,探讨该领域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检索 1994年1月1日—2024年1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Wanfang Data)、中文科技期刊数 据库(VIP) 收录的针灸治疗AS的临床研究相关文献。采用NoteExpress v4.0软件及人工筛选进行文献去重, 采用VOSviewer1.6.20软件进行作者、关键词共现分析,采用CiteSpace6.3.R1软件进行关键词聚类、时间线、突 现分析,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文献636篇,该领域发文量逐年增加,涉及1 319位作者,形 成以刘维、周友龙、李莉、宋敏、李丽等为代表的研究团队。文献关键词形成了9个有意义的聚类,显示该领 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针刺、温针灸、疗效、中药、炎性因子等;针灸干预的主要手段有温针灸、督灸、电 针、火针、穴位注射、隔药灸、刺络拔罐等,主要的刺灸法有排刺、长蛇灸、扬刺、火针点刺、督脉铺灸,主 要关注临床疗效、功能指数、关节活动、疼痛、晨僵时间、生活质量、炎症指标等。结论:针灸治疗AS研究 近年热度有所减少,尚未形成核心研究团队,基础实验研究较少,需加强学术交流及合作。研究热点主要涉不 同刺灸法、临床疗效及评价指标、作用机理、联合中药综合疗法等方面。
2025, 57(7):143-147.
摘要:目的:观察通元针法联合祛瘀化痰清眩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 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4年3月濮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2例后循环缺血 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祛瘀化痰清眩方 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通元针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椎- 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FGF21) 及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 水 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8% (58/61),高于对照组81.97% (50/61)(P< 0.05)。治疗后,2组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基底动脉、 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 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 后,2 组FGF21 及sCD40L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FGF21 及sCD40L 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2组在治疗4周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元针法联合祛瘀化痰清眩方能够改善后循环缺血性 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动性,促使FGF21及sCD40L水平恢复正常,增强疗效,且安全性高。
2025, 57(7):148-152.
摘要:目的:观察颈腰同治针刺联合手法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22年4月—2024年6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CSA患者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 合组53例和推拿组52例。推拿组实施手法推拿治疗,联合组在推拿组基础上予颈腰同治针刺治疗,2组均治 疗4周。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屈伸、旋转活 动度、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基底动脉平均流速(Vm)、双侧椎动脉Vm]、血清因子[前列环素(PGI2)、 血栓素A2 (TXA2)、内皮素(ET) ] 水平。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45% (49/53), 高于推拿组 78.85% (41/52)(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各项中医证 候评分低于推拿组(P<0.05)。治疗后,2 组NDI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颈椎屈伸、旋转活动度较治疗前升 高(P<0.05);且联合组NDI评分低于推拿组,颈椎屈伸、旋转活动度高于推拿组(P<0.05)。治疗后,2组 基底动脉Vm、双侧椎动脉Vm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基底动脉Vm、双侧椎动脉Vm高于 推拿组(P<0.05)。治疗后,2组PGI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TXA2、E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 组PGI2水平高于推拿组,TXA2、ET水平低于推拿组(P<0.05)。结论:颈腰同治针刺联合手法推拿治疗CSA 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中医证候,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促进颈椎功能、活动度恢复,其机制可能与调 节血管功能有关。
2025, 57(7):153-158.
摘要:目的:观察平衡针刺疗法配合中频电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22年2月—2024年2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总队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90例LD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 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治疗期间对照组剔除3例,研究组剔除1例,最终对照组 42例,研究组44例。对照组予中频电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平衡针刺疗法治疗,2组均治疗 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估疼痛程度,以日本骨科学会下腰 痛量表(JOA) 评估腰椎功能,测量患者腰椎最大活动度、腰椎肌力正常百分比,检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 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45% (42/44),高于对照组 78.57% (33/42)(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VA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JOA 评分较治疗前升 高(P<0.05);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 2 组腰椎最大活动度(前屈、后伸)、腰椎肌力正常百分比(前屈、后伸) 较治疗前增大,且研究组腰椎最大 活动度(前屈、后伸)、腰椎肌力正常百分比(前屈、后伸) 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CRP、 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血清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针刺疗 法配合中频电疗法治疗LDH患者可进一步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及炎症反应,改善腰椎功能,提高腰 椎活动度,从而提升临床疗效。
2025, 57(7):159-164.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艾灸对骨关节炎(OA) 疼痛管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 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期刊(VIP)、Pubmed及UpToDat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 2024年10月,纳入关于艾灸治疗OA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 估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总计669例 OA患者,艾灸对OA患者的疼痛管理相比对照组效果更佳[MD=4.06,95%CI(2.43,6.78),P<0.001];艾灸 显著改善OA患者的WOMAC评分[MD=-7.80,95%CI (-8.69,-6.91),P<0.001];艾灸对OA患者Lysholm 量表评分的干预效果明显更好[MD=4.58,95%CI (2.30,9.11),P<0.001];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表现为轻 度,未报道严重不良反应[RR=1.05,95%CI=(0.90,1.22)]。结论:艾灸在OA疼痛管理中具有显著有效性 及较高安全性。
2025, 57(7):165-169.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痹汤药浴联合甲钴胺片治疗卵巢癌TC(杉醇+卡铂) 方案化疗后周围神经 病变(CIPN) 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海宁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接受TC方案化疗且出现 CIPN的卵巢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及联合组各45例。西药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联合组在西药 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通痹汤药浴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周围神经毒 性发生率、卡氏评分(KPS) 的变化。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56%(43/45),西药组临床疗效总 有效率为82.22%(37/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西药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为 42.22%(19/45),联合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为15.56%(7/45),2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治疗后,2组KP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KPS评分高于西药组(P<0.05)。 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 (4/4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 (2/4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痹汤药浴联合甲钴胺片能降低卵巢癌TC方案化疗后CIPN发 病率,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2025, 57(7):170-176.
摘要:目的:观察五行药灸罐疗法联合揿针治疗2型糖尿病腹型肥胖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9月— 2024年3月宁波市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90例2型糖尿病腹型肥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对 照组、治疗组各30例。常规组行常规饮食运动治疗,对照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五行药灸罐疗法,治疗组在 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揿针治疗。3组均治疗12周。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内脏脂肪面 积(VFA) 及超重肥胖生理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WHR)]、糖代谢指标[空腹血 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代谢指标 [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 值的变化。结果:治疗 12周,3组VFA、BMI、腰围、WHR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上述4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及常规组,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治疗组及对照组VFA、BMI、腰围、WHR低于治疗前,治疗组 上述4 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及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周,3 组FBG、P2hBG、 FINS、HOMA-IR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上述4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及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治疗组FBG、P2hBG、HOMA-IR、FINS均低于对照组及常规组(P<0.05)。治疗 12周,3组TC、TG、LDL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HDL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治疗组TC、TG、LDL水平均低于 常规组及对照组,HDL水平高于常规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治 疗组TC、TG、LDL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及对照组,HDL水平高于常规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五行药灸罐疗法联合揿针治疗可减少2型糖尿病腹型肥胖患者VFA,达到减脂塑形效果,改善糖 脂代谢。
2025, 57(7):177-182.
摘要:目的:观察沉香通便膏择时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 1月—12月宁波市康复医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联合组各75例。 2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耳穴压豆干预,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沉香通便膏择时穴位 贴敷干预。干预4 周后,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2 组干预前后排便情况评分、中医证候积分、 Wexner便秘评分、Bristol粪便形态量表评分(BSFS)、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 为92.00% (69/75),对照组为78.67% (59/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排便 间隔时间、排便费力程度、便意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联合组上述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联合组肠鸣、腹胀、胸胁满闷、排便不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组 上述4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联合组生理不适、心理不适、担忧度及满意度及总 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联合组上述5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Wexner、 BSF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联合组Wexner、BSF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6.67%(5/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2/7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沉香通便膏择时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对脑卒中后便秘有改善作用,能促进排便,提高 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2025, 57(7):183-187.
摘要:目的:观察基于十二皮部理论踝针技术预防老年全髋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2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行单侧全髋置换术的85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DVT预防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措施基础之上加用基于十二皮 部理论的踝针技术。比较2组手术后1天及手术后7天的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 原时间(PT)、D-二聚体]、术侧静脉流速、术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值的 变化,比较2组DVT评分及DVT检出率。结果:术后7天,2组APTT、PT数值均较术后1天上升(P<0.05), D-二聚体数值均较术后1天下降(P<0.05);观察组APTT、PT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D-二聚体数值 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天,2组术侧股静脉流速、腘静脉流速均较术后1天提升(P<0.05),观察组 术侧股静脉流速、腘静脉流速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7天,2组术侧疼痛VAS评分和患肢与健肢周径 差值均较术后1 天下降(P<0.05),观察组术侧疼痛VAS 评分和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值均小于对照组(P< 0.05)。术后7天,观察组术侧DVT评分及DVT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全髋置换老年患者,在常规预防措施基础之上加用基于十二皮部理论的踝针技术,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加快患肢静脉血流速度,减轻疼痛及水肿程度,有利于降低DVT发生率。
2025, 57(7):188-192.
摘要: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以自身甲状腺组织为抗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无菌性炎症疾病。形气神与 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因病机有密切联系,精神情志是桥本甲状腺炎的关键致病因素,肝郁气滞是发病的根本因 素,气、血、痰互结是疾病发展的关键因素,最终会出现甲状腺大小、质地等形态上的改变。治疗桥本甲状腺 炎应兼顾理气、安神、治形,理气应重视肝的气机疏泄,安神当注重心与肝的调养,治形需内外同治祛瘀化痰 消瘿。文章试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与桥本甲状腺炎的联系及临床辨治展开探讨,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新 思路。
2025, 57(7):193-196.
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的病机为三焦失利、水液运化失常,与脾、肺、肾三脏功能异常 相关,可用五苓散加减,以温阳化气、利水渗湿,使三焦通利,脏腑功能得以调治,上焦病甚者,偏宣肺化 饮;中焦病甚者,偏补虚调中;下焦病甚者,偏温肾化气。
2025, 57(7):197-201.
摘要:中青年高血压病具有群体特殊性,与长期压力过大及不良生活方式相关,郁、火贯穿中青年高血 压病的发病始终。本文从郁、火的角度切入,基于六郁分别探讨不同病理因素与中青年高血压病的病机关联, 根据火之成因辨各脏腑之火与中青年高血压病的发病根源。以郁者宜发、火者宜清为则,对中青年高血压病的 分型辨证论治进行了系统性、理论性探讨,为中医药防治中青年高血压病提供新思路。
2025, 57(7):202-206.
摘要:过敏性鼻炎(AR) 的病因病机与卫气的功能有关,而卫气的功能体现在卫气的生成、运动、循行 等方面,并有一定的时间规律。王付教授认为卫气运行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卫气出下焦,二是卫气出上焦,简 称卫气两出,同时认为调节卫气在下焦、上焦运转的枢纽在中焦肝、脾。治疗AR关键在于调节卫气功能,应 固本求源、重视下焦,心肺同治、开宣上焦,循环转枢,助力中焦。以卫气在下焦、上焦两个关键节点运行规 律的角度来认识和指导AR的预防和治疗。
2025, 57(7):207-212.
摘要:中医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在体 制、机制、法律法规、认知等方面仍存在一定薄弱环节,使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事件中未能发挥最大作用。本文 以SWOT分析法为基本框架,对广州市医疗卫生相关领域专家开展定性访谈,从S(优势Strengths) W(劣势 Weaknesses) O (机会Opportunities) T(威胁Threats) 四方面分析总结中医药应急体系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从健全法律体系、完善体制建设、促进机制建设、加大投入与宣传力度等方面,对进一步提升中医药应急体系 建设提出建议。
2025, 57(7):213-218.
摘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为应对全球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带来的威胁而提出的重要倡议。中医药包 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健康养生理念和具体实践经验,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文化传承发展贡献了力量,也为人 类卫生健康事业开出了中国“处方”,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一剂良药。从逻辑机理来看,中医药“简 廉便验、和合共生、天人相应”的特色文化理念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据历史进程 探之,由从最初的传染病防治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卫生运动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全球性公共卫生安全防治,中医 药在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方面历经初步尝试、再次检验、国际尝试的几次演进;就经验启示而言,中医药应坚 持以人民生命至上为价值旨归、以各国多边合作形成合力力量、以和谐共生为整体目标,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 共同体引航、蓄力、赋能。
2025, 57(7):218-218.
摘要:《新中医》是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医药学术期刊,1969年创刊。标准刊 号:ISSN0256-7415,CN44-121/R,2020年由原月刊改为半月刊,期刊代号,国内:46-8,国外: SM186。根据国家的有关标准和科技期刊的编排规范,对来稿做出如下要求。一、征稿内容 实验研究、 网络药理学、用药规律、文献综述、经方古方、临床证治、肿瘤研究、针灸推拿、特色疗法、调研报告、 思路方法、名医传承、经典古籍、临证医案等。二、来稿要求 主题鲜明,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文字 精炼,内容真实,资料可靠,数据准确,数据比较应做统计学处理。三、来稿格式 参照本刊格式。四、 投稿方式 在线投稿。投稿时需同时上传单位投稿证明。网址:http://xzy.ijournal.cn。五、文责自负 作 者如有侵权行为,本刊不负连带责任。署名人的顺序由作者决定。依照《著作权法》,本刊对文稿有修改 权、删节权,修改稿未按时寄回视作自动撤稿。六、稿件采用需与编辑部签订论文著作权转让书,并 及时寄回《新中医》编辑部档案室。编辑部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2号广州中医药大 学办公楼。邮编:510006。电话:020-954129。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公楼
邮编:510006
电话: E-mail:139002863@gzucm.edu.cn;
新中医 ® 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98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