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57(9):1-5.
摘要: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 分析何源浩主任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及辨治经验。方法: 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门诊2020年1月—2021年12月何主任治疗胃脘痛处方,建立医案数据 库,运用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何主任治疗胃脘痛的组方规律和辨治经验。结果: 1 014张处方涉及用药167味,使用频数≥100次的药物共有22味,排名前5位的药物为延胡索、枳实、葛根、 素馨花、竹茹。药物以清热药、补虚药为主,其次为理气药、祛湿化湿药。四气统计寒性药最多,温性药次 之;五味分布中,苦、甘频次最多;归经分布中,以胃经频次最高,其次为脾经。常用药物组合23个,聚类 分析结合临床经验得到常用特色药对4组。结论:何主任治疗胃脘痛以疏肝行气、清热生津、止痛和胃为主, 补虚扶正并泻实祛邪,可为胃脘痛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025, 57(9):6-11.
摘要:目的:基于文献分析中医药治疗岭南地区支气管哮喘的用药规律和组方特点。方法:检索中国知 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服务平台(Wanfang)、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 献服务系统(SinoMed) 所收录的2000年1月—2024年3月中医药治疗岭南地区支气管哮喘研究文献,将筛选 后获得的方药建立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药物进行频数分析、性味归经及功效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 类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58篇,涉及处方71首,中药118味,药性以寒、温、平性为主,药味 以苦、辛、甘味为主,归经以入肺、脾、胃、心、肾药物为主。通过K-means聚类分析得到4个类方。结论: 岭南地区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注重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及健脾益肾,兼顾解表与清热类药物的应用,但常配 合岭南地区祛湿、健脾之品,善用岭南道地药材,为岭南地区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有效参考。
2025, 57(9):12-16.
摘要: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蔡蔚斌治疗咳嗽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22年1月—2024年4月 蔡蔚斌接诊的咳嗽病例,对筛选后的医案进行预处理,将符合标准的医案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次分析、关联规 则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处方进行系统挖掘。结果:共筛选处方500首,涉及中药160味,使用 频次较高的药物有甘草、蝉蜕、紫苏叶、前胡、牛蒡子、五味子等,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 主,归经以肺经、肝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7组药对和10组角药。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得到5个聚类方,因 子分析共提取出9个公因子。结论:蔡蔚斌临床治疗咳嗽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咳嗽病位在肺,一方面以疏风宣肺、敛 肺降气为主,另一方面重视调脾胃和疏泄肝气,以祛湿化痰、行气解郁为主,重视病因治疗,注重平调寒热。
2025, 57(9):17-23.
摘要: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深入分析黄桂忠教授治疗岭南地区颈性眩晕(CV) 的用药规律。方 法:收集黄桂忠教授门诊辨治为CV的有效病案和处方,利用EXCEL软件对病案中出现的病证、病症及处方高 频中药进行频数、频率统计,运用SPSS Modeler18.0、SPSS Statistics26.0、Cytoscape3.9.1等软件对高频药物进 行药物关联、聚类分析。结果:纳入病案203个,经剔除病案中复诊患者的相同证型,得到有效证型100个, 涉及症状1 620个,处方203首,中药86味,使用频数排在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荷叶、升麻、苍术、白术、半 夏。病案证型以痰湿中阻证居多,症状以头晕、头昏、舌苔白腻为主,高频药物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 辛、苦为主,主入脾、肝、胃、肺经。关联程度排在前5位的高频药对为荷叶-升麻,升麻-荷叶,苍术-荷叶, 半夏-升麻,白术-苍术;聚类分析可聚为5类。结论:黄教授治疗CV,结合岭南地区发病特点以化湿升清法 为主,灵活使用风药以升阳胜湿和宣通气机;对于CV兼有头痛失眠等症,用药清新,清利头目,可为临证提 供一定参考。
2025, 57(9):24-28.
摘要:目的:观察右归丸加五子衍宗丸联合西药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TEI) 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 法:选择2021年7月—2023年12月在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治疗的90例TEI肾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戊酸雌二醇片和黄体酮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右归丸 加五子衍宗丸治疗。2组疗程均为2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比较2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 度、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血清雌二醇(E2) 和孕酮(P) 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40/ 45),高于对照组68.89%(31/45)(P<0.05)。2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厚(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 厚度厚于对照组(P<0.05)。2组阻力指数(RI)、波动指数(PI) 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RI、PI 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E2和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E2和P水平均高于对 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归丸加五子衍宗丸联合西药治疗TEI肾 虚证疗效好,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善性激素水平,改善患者妊娠结局,提高分 娩成功率。
2025, 57(9):29-33.
摘要:目的:观察独参汤合五加生化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疗效及对子宫复旧状 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4月—2024年4月于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分娩的85例产后宫缩乏力性出 血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止血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41例和中药治疗组44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宫缩素 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中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口服独参汤合五加生化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7 d。评 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子宫复旧情况及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因子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 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溶功能指标[血小板(BPC)、血红蛋白(Hb)]、中医症候积 分。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8%(41/44),高于常规治疗组70.73%(29/41)(P<0.05)。中药治疗组 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产后72 h出血量、子宫复旧不良率及宫内稍强回声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中药治疗组中医证候积 分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2组PT、APTT、T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中药治疗组PT、 APTT、TT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2组BPC、H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中药治 疗组BPC、Hb水平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独参汤合五加生化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产后宫缩乏 力性出血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缩短阴道出血持续时间,降低出血量,同时改善凝血功能,有助于子宫 的恢复。
2025, 57(9):34-39.
摘要: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加减联合秋水仙碱片治疗湿热瘀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 的疗效及 对血清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1) 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1月—9月就诊 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的92例湿热瘀阻型AG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 照组给予秋水仙碱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当归拈痛汤加减联合秋水仙碱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 生率,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实验室指标值[白细胞介 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尿酸(BUA)、URAT1、GLUT9] 的变化。结 果: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8.26%(36/46),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48%(43/46),2组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关节发热、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活动障碍、口干口渴、心烦 不安、小便黄、脉滑数或涩、苔黄腻或薄黄、舌红或暗紫中医证候积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 疗组上述10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L-1β、CRP、ESR、BUA、URAT1、GLUT9水 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上述6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 率为6.52% (3/4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9% (8/46),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加减联合秋水仙碱片治疗湿热瘀阻型AGA疗效较好,可缓解临床症状,减 轻关节肿痛程度,改善关节活动度,降低关节炎症程度,降低血尿酸,安全性高。
2025, 57(9):40-44.
摘要:目的:观察养血清脑丸联合常规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脑网络、神经介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4年4月德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 组69例及治疗组8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进行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血清脑丸干预。比 较2 组干预前后疗效评分、注意网络功能评估、神经介质水平[乙酰胆碱(Ach)、谷氨酸(GLU)、天冬氨 酸(Asp)]、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血细胞比容 值的变化。结果:干预后,2组疗效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治疗组疗效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干预后,2组警觉时间均较干预前提升(P<0.05),治疗组警觉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定向时间、 执行控制时间、总反应时间、正确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Ach水平 均较干预前上升(P<0.05),GLU、Asp水平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治疗组Ach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GLU、As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MMSE评分、MoCA评分均较干预前提升(P< 0.05),治疗组MMSE评分、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血细胞比容值均较治疗前下 降(P<0.05),治疗组血细胞比容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清脑丸联合常规疗法可帮助脑卒中患 者恢复脑网络情况,调节并改善神经介质及认知功能。
2025, 57(9):45-49.
摘要: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ACI)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 2024年3月浙江省荣军医院收治的96例A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2组均予以常 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银杏叶提取物注 射液静脉滴注。2 组均治疗14 d。评价2 组临床疗效, 比较2 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 表(NIHSS)、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 评分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淀 粉样蛋白A(SAA)、D-二聚体(D-D) 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44/ 48),高于对照组75.00%(36/48)(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m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 且观察组NIHSS评分、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LDH、hs-CRP、D-D、SAA水平较 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LDH、hs-CRP、D-D、SA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 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阿司匹林可有效提高对ACI患者脑保护作用,降低hs-CRP、D-D水 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2025, 57(9):49-49.
摘要:《新中医》是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医药学术期刊,1969年创刊。标准刊 号:ISSN0256-7415,CN44-121/R,2020年由原月刊改为半月刊,期刊代号,国内:46-8,国外: SM186。根据国家的有关标准和科技期刊的编排规范,对来稿做出如下要求。一、征稿内容 实验研究、 网络药理学、用药规律、文献综述、经方古方、临床证治、肿瘤研究、针灸推拿、特色疗法、调研报告、 思路方法、名医传承、经典古籍、临证医案等。二、来稿要求 主题鲜明,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文字 精炼,内容真实,资料可靠,数据准确,数据比较应做统计学处理。三、来稿格式 参照本刊格式。四、 投稿方式 在线投稿。投稿时需同时上传单位投稿证明。网址:http://xzy.ijournal.cn。五、文责自负 作 者如有侵权行为,本刊不负连带责任。署名人的顺序由作者决定。依照《著作权法》,本刊对文稿有修改 权、删节权,修改稿未按时寄回视作自动撤稿。六、稿件采用需与编辑部签订论文著作权转让书,并 及时寄回《新中医》编辑部档案室。编辑部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2号广州中医药大 学办公楼。邮编:510006。电话:020-954129。
2025, 57(9):50-55.
摘要:目的:观察生姜脐部热敷联合耳穴压豆在痰湿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 无创通气患者腹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丽水中医院进 行无创通气治疗的AECOPD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无创 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姜脐部热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2组均治疗2周。评价2组临床 疗效,比较2组胃肠道症状评分、肠鸣音、腹围、动脉血气指标、炎性指标以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研究组 总有效率为90.00% (36/40), 高于对照组70.00% (28/40)(P<0.05)。治疗后, 2 组胃肠道症状评定量 表(GSRS) 评分以及腹围较治疗前降低,肠鸣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GSRS评分、腹围低于对 照组,肠鸣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较治疗前降低,氧分 压(PaO2) 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PaCO2 低于对照组,PaO2 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 2 组白细胞介素-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研究组IL-1β、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 下降(P<0.05),且研究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姜脐部热敷联合耳穴压豆治 疗痰湿阻肺型AECOPD无创通气患者腹胀的疗效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 气指标。
2025, 57(9):56-60.
摘要:目的:观察清金化痰益肺汤联合布地奈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稳定期患者胸部CT定量 参数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安吉县中医医院收治的97例COPD稳定期患 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8例与联合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联合 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清金化痰益肺汤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 比较2 组治疗前后圣乔治呼吸问 卷(SGRQ)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胸部CT定量参数[肺血管总体积(TBV)、肺血管数量(Ntotal)、横截面积小 于5 mm2 肺小血管数量(NCSA<5)、肺血管面积小于5 mm2 的体积(BV5)] 以及肺功能[第1 秒用力呼气 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结果:联合组总有效 率93.88% (46/49),高于对照组79.17% (38/48)(P<0.05)。治疗后,2 组SGRQ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降 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BV、Ntotal、NCSA<5、BV5均降低(P<0.05), 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EV1、FVC、FEV1/FVC水平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 对照组(P<0.05)。结论:清金化痰益肺汤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胸部CT定量参数和肺功能, 对COPD稳定期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5, 57(9):61-66.
摘要:目的:观察调脏舒痢方直肠滴入联合维得利珠单抗治疗脾虚湿阻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 效及对肠道微生态、抗炎因子、血清ⅩⅥ型胶原蛋白(col-16)、GATA结合蛋白-3(GATA-3) 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4年4月在周口市中医院治疗的90例脾虚湿阻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维得利珠单抗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调脏舒痢方 直肠滴入,2组均治疗8周。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定2组腹痛、脓血便、食少、神疲懒言、 腹胀、肢体倦怠评分,改良的Mayo活动指数评分、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IBDQ) 评分,检测血清二胺氧 化酶(DAO)、GATA-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ol-16、白细胞介素-10(IL-10)、D-乳酸(D-LA) 水 平及大便中的葡萄球菌、肠球菌、乳酸菌数量。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发生 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腹痛、脓血便、食少、神疲懒言、腹胀、肢 体倦怠评分及中医证候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6 项评分及中医证候总分均低于照 组(P<0.05)。2组Mayo评分及TNF-α、GATA-3、DAO、col-16、D-L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 察组上述6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IBDQ评分、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 组IBDQ 评分、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葡萄球菌数量、肠球菌数量均较治疗前减少(P< 0.05),观察组葡萄球菌数量、肠球菌数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2组乳酸菌数量均较治疗前增加(P< 0.05),观察组乳酸菌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调脏舒痢方直肠滴入联合维得利珠单抗治疗脾虚湿阻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可调节肠道微生态,抑制 炎症,减少肠黏膜损伤,缓解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2025, 57(9):67-71.
摘要:目的:观察接骨七厘颗粒联合应用电脑骨创伤治疗仪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肿胀程度、预后及疼痛 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4月—2023年7月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4例下肢骨折患 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8例及观察组46例。对照组接受抗凝、溶栓、防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 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接骨七厘颗粒联合应用电脑骨创伤治疗仪治疗。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治 疗前后肿胀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骨折愈合质量、血液流变学指标值的变 化。结果:治疗后,2组肿胀程度、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肿胀程度、 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骨痂量评分、骨痂密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 高(P<0.05),观察组骨痂量评分、骨痂密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 组(P<0.05),观察组有效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 血小板凝聚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4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 生率为13.04% (6/4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 (20/68),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接骨七厘颗粒联合应用电脑骨创伤治疗仪治疗下肢骨折术后可有效降低骨折端肿胀程度 及疼痛程度,缓解临床症状,缩短骨折愈合时长,调节炎症指标值,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较好。
2025, 57(9):72-77.
摘要: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心肌酶谱 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92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 究对象,运用随机单双数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及硫酸羟氯喹 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半年。比较2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指数、 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持续时间、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炎症因子[白 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心肌酶谱 指标[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HD)、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及生活质量 量表(QOL)、日常生活工作能力量表(ADL) 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 97.83%(45/46),高于对照组82.61%(38/46)(P<0.05)。治疗后,2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 肿胀指数、RF及ESR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晨僵持续时间均缩短(P< 0.05),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L-1、IL-6、TNF-α、CRP、AST、LHD、CK、CK-MB 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QOL、ADL评分均升高(P<0.05), 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 胶囊联合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血清炎症因子及心肌酶谱水 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2025, 57(9):78-82.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大黄芒硝外敷治疗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 2023年12月于海盐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术的9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大黄芒硝外敷治疗。比较 2组临床疗效、伤口愈合情况、切口改善情况(硬结、红肿消退时间) 及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 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及创面状态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VSS) 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 有效率93.75%(45/48),高于对照组77.08%(37/48)(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优良率72.92%(35/48),高 于对照组52.08% (25/48)(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硬结、泛红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 组(P<0.05)。术后5、7、10天时,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0天及术后1个月时, 观察组V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脂肪液化、切口开裂、血肿、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 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大黄芒硝外敷应用于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可有效促进硬结、泛红症 状消退,缓解疼痛程度,有助于切口愈合,改善创面瘢痕状态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确切。
2025, 57(9):83-88.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补肾活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RSA) 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4例肾虚血瘀型RS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观察期间对照组剔除4例、观察组剔除2例,最终对照组共38例、观察组共 40例完成研究。2组均给予常规保胎处理,对照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 血汤治疗,2组均治疗至孕2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妊娠结局,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雌激素水平、凝血 指标、子宫动脉阻力学血流参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 (38/40),高于对照组76.32% (29/ 38)(P<0.05)。治疗后,2组主症、次症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主症、次症 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孕酮(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 醇(E2)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P、β-HCG、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 血清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纤维蛋白原(Fib)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血清D-D、PAI-1、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均 治疗前延长(P<0.05),且观察组APTT长于对照组(P<0.05);2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 及子宫动脉收缩末期峰值/舒张末期峰值(S/D) 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PI、RI水平及S/D值均 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87.50% (38/40),高于对照组68.42% (29/38)(P<0.05)。结 论:补肾活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肾虚血瘀型RSA疗效好,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雌激素水平和凝血功 能,改善子宫动脉阻力,提高保胎成功率。
2025, 57(9):89-93.
摘要:目的:观察补肾养巢膏加针刺疗法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 合并复发 性流产(RSA) 的临床疗效及对妊娠结局和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在浙江中医 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治疗的100例肾虚型DOR合并RS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 50例。对照组予雌孕激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养巢膏联合针刺疗法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 1个疗程,若第1个疗程结束后未受孕成功,1个月后开始第2个疗程,治疗至受孕成功或达2个疗程。比较 2 组临床疗效、妊娠结局(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活产率) 以及治疗前后卵巢功能[促卵泡生成 素(FSH)、抗苗勒管激素(AMH)]、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0.00%(45/50),高于 对照组72.00%(36/50)(P<0.05)。试验组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 AMH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AM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FS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 低(P<0.05),试验组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 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养巢膏加针刺疗法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肾虚型DOR合并 RSA疗效较好,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卵巢功能,提高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及活产率,安全性好。
2025, 57(9):94-100.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陈雷针刺治疗面瘫选穴规律。方法:采集2022 年6 月—2023 年 12 月宁波市中医院陈雷教授诊治或指导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有效处方,将治疗病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V3.0”中,采用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网络拓扑等数据挖掘技术进行选穴规律分析。结果:共纳入针刺处方 200条,共使用腧穴108个,共计频次2 359次。以面部(局部) 选穴为主,结合远端配穴,辅以调神穴位。选 穴遍布十四正经和经外奇穴,其中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的使用频率较高。急性期以足 太阳膀胱经为主,稳定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和近愈期以阳明经为主,且其病程越长所取阳明经穴越远。结 论:陈雷针刺治疗面瘫选穴以局部取穴为主,配合远端取穴,以形神同调、分期辨证选穴为治疗原则。
2025, 57(9):101-107.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针刺治疗急性胆绞痛(ABC) 选穴规律。方法:检索自建库开始至 2023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中使用针刺治疗ABC的临床研究文献,将针刺治疗ABC处方进行规范化处 理,录入Excel2019软件中建立数据库,进行穴位频次、穴位归属经络、特定穴、穴位归属部位统计和关联规 则、聚类、复杂网络分析。结果:纳入研究文献42篇,涉及腧穴38个,使用总频次262次。使用频次排前5位 的腧穴是阳陵泉、胆囊、足三里、胆俞、肝俞。常选用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穴位。度值、 介数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排名前3位的腧穴均为胆囊、阳陵泉和肝俞。聚类分析得到4个穴位组合。关联分析 得出阳陵泉-日月支持度最高。结论:针刺治疗ABC遵循疏肝利胆、通络止痛原则进行选穴,核心穴组为阳陵 泉、胆囊、足三里、胆俞、肝俞、日月。
2025, 57(9):108-113.
摘要:目的:观察平衡针疗法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干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21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0例。2组均进行常规作业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任务导向训练,观察组在对 照组基础上联合平衡针疗法干预,2组均干预6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患侧上肢力学指标、上肢运动功能 [简化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 评分]、本体感觉[上肢平均轨迹误差值(ATE)] 及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 评分]。结果:干预6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23% (49/52),高于对照 组80.77%(42/52)(P<0.05)。2组患侧肘伸肌、肘屈肌的峰力矩(PT)、总功(TW) 及平均功率(AP) 均较 干预前增大,观察组PT、TW及AP均大于对照组(P<0.05)。2组FMA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FMA评 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侧ATE均较干预前减小,观察组ATE小于对照组(P<0.05)。2组MBI评分 均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针疗法联合任务导向训练有利于提升脑 卒中患者上肢肌力,改善其上肢运动功能及本体感觉,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025, 57(9):114-119.
摘要:目的:观察热补针法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AR) 的临床疗 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3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治疗的92例肺气虚寒型AR患者,按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2组各44例完成研究。2组均给予氯雷他定片治疗,在此基础上, 治疗组采用热补针法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法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 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鼻症状[鼻症状总评分表(TNSS)]、免疫指标[血清 免疫球蛋白E (IgE)、白细胞介素-4 (IL-4)、干扰素-γ (IFN-γ)]、生活质量[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 表(RQLQ)] 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18% (41/44),高于对照组75.00% (33/44)(P< 0.05)。治疗4周后,2组TNSS量表、RQLQ量表中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TNSS 量表、RQLQ量表中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IgE、IL-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治疗组血清IgE、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 治疗组血清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热补针法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肺气虚寒型AR疗效显著,可缓解鼻部症状、调节机体免疫 力、减轻炎症反应及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2025, 57(9):120-124.
摘要:目的:观察基于阴虚理论指导针刺取穴治疗脑卒中后下肢偏瘫的临床效果及对下肢肌张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平湖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 分为针刺组和常规组各48例。在积极控制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常规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针刺组在常规组基 础上行基于阴虚理论指导的针刺取穴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下肢 肌张力、运动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平衡和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针刺组治疗总有效率 87.50%(42/48),高于常规组70.83%(34/48)(P<0.05)。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以及血细胞比容 均降低(P<0.05),且针刺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 组改良Ashwoth 量表(MAS) 评分均降 低(P<0.05),且针刺组低于常规组(P<0.05);2组简化Fugl-Meyer量表(FMA) 评分均升高(P<0.05), 且针刺组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Berg平衡量表(BBS)、老年人身体移动量表(EMS) 评分均升 高(P<0.05), 且针刺组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 2 组改良Barthel 量表(MBI)、生活满意度量 表(SWLS) 评分均升高(P<0.05),且针刺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阴虚理论指导针刺取穴治 疗脑卒中后下肢偏瘫的疗效更佳,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提升其下肢肌张力以及运动、平衡功能,改善 患者生活质量。
2025, 57(9):125-129.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D) 缓解期失眠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 2024年12月衢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50例BD缓解期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 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 较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评价量表(PSQI)、狂躁量表(BRM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 表(SAS)、多导睡眠图指标、血清5-羟色胺(5-HT)、褪黑素(MT)、β-内啡肽(β-EP)、γ-氨基丁 酸(GABA) 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00% (69/75),对照组为73.33% (55/75), 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周后,2 组PSQI、BRMS、SDS、SA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 降(P<0.05),研究组上述4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2组总睡眠时长及睡眠效率均较治 疗前提升(P<0.05),睡眠潜伏期时长、唤醒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研究组总睡眠时长及睡眠效率 均高于对照组(P<0.05),睡眠潜伏期时长、唤醒次数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2组血清5-HT、 MT、β-EP、GABA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研究组血清5-HT、MT、β-EP、GABA水平均高于对照 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西药治疗BD缓解期失眠的疗效较好,可调节神经递质分泌水平,缓解临床症 状,改善睡眠质量。
2025, 57(9):130-134.
摘要: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NLBP) 是一种持续12周以上且病因不明确的下腰部疼痛疾病,冯淑兰教 授基于“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及“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甚者在脐下营”等理论, 结合CNLBP患者弯腰腰痛、久坐起身腰痛等主要症状,在临床针刀治疗过程中提出“先腰祛邪,后腹补虚, 腰腹同治”治疗理念,通过针刀疗法前后合治,以达祛邪、补虚、通络、正形而痛止的目的。
2025, 57(9):135-138.
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安 吉县人民医院儿内科就诊的90例腹泻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5例。2组患儿均给予微 生态制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耳穴压豆及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 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痊愈用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97.78%(44/45),对照组为82.22%(37/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2组中医 证候主症、次症、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大 便性状变稠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大便次数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 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临床痊愈时间。
2025, 57(9):139-143.
摘要:目的:观察和胃安胎膏外敷神阙穴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妊娠剧吐(HG) 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4年3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04例脾胃虚弱型HG患者,按随机数 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现代医学常规疗法,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和胃安胎膏 外敷神阙穴疗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尿酮体转阴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恶 心呕吐妊娠专用量化表(PUQE) 评分的变化。结果:中药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15%(50/52),对照组临 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0.77% (42/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2组恶心呕 吐、疲倦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舌苔薄白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中药组上述5项中 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UQE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中药组低于同一时间段 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对照组尿酮体转阴率为75.00%(39/52),中药组 尿酮体转阴率为92.31%(48/52),2组尿酮体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 生率为7.69% (4/52),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1% (9/52),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和胃安胎膏外敷神阙穴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HG疗效确切,能缓解恶心呕吐症 状,改善胃肠功能,安全性高。
2025, 57(9):144-150.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曾永蕾治疗肺癌术后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曾永蕾2021年1月—2024年 6月门诊治疗肺癌术后患者的医案,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对中药处方进行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和功 效统计分析,以及中药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结果:经筛选后共收集179则医案,处方涉及 159味中药,累计用药3 236次。高频中药包括浙贝母、黄芪、陈皮、苦杏仁、干鱼腥草等;药性以平、温、 寒、微寒、微温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肺、脾、肝、心经为主;功效以清热解毒散结、润肠通 便利水、燥湿化痰止咳、补气养血益阴等为主。核心药对为“苦杏仁-浙贝母”“太子参-黄芪”“姜半夏-陈 皮”等;聚类分析将前37味高频中药聚为7类;复杂网络分析出的核心组方包含14味中药。结论:曾永蕾治 疗肺癌术后患者以扶正补虚为本,清热解毒、化痰祛瘀等为标,兼顾纳寐及二便,少用刺激攻伐之药,处方药 味精简,剂量适中。
2025, 57(9):151-157.
摘要:目的:运用中药药性理论、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庞德湘教授治疗肺癌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本研究 基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庞德湘教授门诊病历库,筛选整理2018年1月—2020年12月肺癌患者信息 及处方。运用Excel 2017建立肺癌处方药物数据库,SPSS17.0进行药名、性味、归经及功效统计分析。通过古 今医案云平台(V2.3.5) 建立标准化医案库后,开展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纳入 457份中药处方,涵盖246种中药,药物使用总频次9 066次。药性以平、温、寒性的药物使用最为频繁;药味 以甘、辛、苦味药物为主;归经主要集中于肺和脾;而在药物功效上,以清热和补虚为主。使用频次超过 160次的药物共有17种,包括麦芽、金荞麦、薏苡仁、党参、黄芪、茯苓、白术、山楂、浙贝母、神曲、半 夏、苦杏仁、猫爪草、厚朴、石见穿、桑白皮、泽漆等。高频药物关联分析得到14组药对。高频药物聚类分 析共得到5个聚类方。治疗肺癌的核心药物组合包括黄芪、党参、茯苓、白术、薏苡仁、金荞麦、泽漆、石见 穿、桑白皮、浙贝母、苦杏仁、猫爪草、半夏、厚朴、地骨皮和麦芽。结论:庞德湘教授指出,肺癌核心病机 在于正气亏虚与痰毒内蕴,治疗遵循培土生金、化痰解毒原则,用药以清热、补虚类药物为主,辅以化痰散 结、止咳平喘及活血祛瘀类药物,核心方剂为加味四君子汤与自拟肺金生方。
2025, 57(9):158-163.
摘要:目的:观察芪胶升白胶囊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2月— 2022年12月于金华市中心医院磐安分院血液内科住院治疗的100例癌症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为研究对象,按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础上口服芪胶升白胶囊治疗,共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 白细胞水平以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 (40/50),低于观察组94.00% (47/50)(P< 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BPC) 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 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继发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面色无华、神疲 乏力、食少纳呆、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心悸气短等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 组(P<0.05)。治疗后,2 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 组(P<0.05);2组CD8+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胶升白胶囊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能够提高化疗后骨髓抑制 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继发感染发生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且患者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2025, 57(9):164-169.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清毒方联合人干扰素α2a栓治疗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 术后持续性HPV感染患 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嵊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行LEEP术治疗后3个月复查仍 有HPV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西药组各45例,根据剔除标准,最终观察组纳入43例(剔除 2例),西药组纳入43例(剔除2例)。2组均行LEEP治疗,西药组术后给予人干扰素α2a栓,观察组在西药组 基础上联合益气清毒方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HPV感染转阴 率及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并随访3个月、6个月统计2组复发情 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7%(38/43),高于西药组69.77%(30/43)(P<0.05)。观察组HPV转阴率为 81.40%(35/43),高于西药组60.47%(26/43)(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主症、次症及总积分) 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主症、次症及总积分) 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 2组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西药组(P<0.05);2组CD8+水平较治疗前降 低,且观察组低于西药组(P<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2.86% (1/35)、8.57% (3/ 35),分别低于西药组的19.23% (5/26)、30.77% (8/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清毒 方联合人干扰素α2a栓治疗LEEP术后持续性HPV感染患者效果较好,可提高HPV感染转阴率,有效缓解患者 带下症状,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进而降低HPV感染复发率。
2025, 57(9):170-174.
摘要:目的:观察耳穴揿针对伏立康唑治疗肺部感染后精神异常患者精神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5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60例伏立康唑治疗肺部感染后精神异常患者,按随 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精神药物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耳穴 揿针干预。比较2 组干预前后谵妄量表(CAM) 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 表(HAMA) 评分、Miller量表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评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后,2组CAM各 项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观察组CAM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 2组SAS、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观察组SAS、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 后,2 组Miller 量表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观察组Miller 量表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2组PSQI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及总分均较干预 前下降(P<0.05),观察组PSQI上述6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揿针对伏立康唑治 疗肺部感染后精神异常患者的精神状况、焦虑、幻觉症状均有改善,提升其睡眠质量。
2025, 57(9):175-178.
摘要:整理归纳分析郁火与开阖枢的关系,并以此指导临床诊治。郁火乃阴阳二气不归本位,而致“郁” 的状态,治疗上当调畅气机。基于开阖枢理论辨治郁火,若开阖枢功能正常,则人体气机有序进行,阴阳动态 平衡,可维持“内阳外阴”本体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行阴阳之用。若开阖枢气机失职,则阴阳无以回归其本 位,错踞他位以致“郁”,故郁火辨治上当调畅三阴三阳开阖枢之气机,其本质不离使阴阳回归“内阳外阴” 之本体,复阴阳之用。
2025, 57(9):179-182.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生活规律的变化,发病 率逐步增长。斑块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理产物,消退斑块、恢复血管正常结构和功能成为一大难题。中 医对于斑块的治疗提出了“脉生痰核”理论,宏观上将斑块归为“痰核”范畴,但对斑块形成过程中单核细胞 的免疫机制并未深入探讨。通过中医思维的取类比象,进一步将“痰核”的形成与单核细胞的分化、吞噬以及 积聚过程相联系,深入探索中医药治疗斑块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中医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探索新的契合点。
2025, 57(9):183-186.
摘要:从脏腑辨证的角度认为腰痛与肾的关系最为紧密,历代医家认为肾虚是腰痛的重要原因。本文汲 取清代医家陈士铎“惟其无火,所以痛耳“的观点,结合明清医家肾虚腰痛的治疗特点及临床经验,重新梳理 肾虚腰痛的补肾法门。
2025, 57(9):187-194.
摘要: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侯秀娟教授治疗痰湿内蕴证无症状高尿酸血症(HUA) 中药处方进行 归纳分析,总结中药治疗无症状HUA的配伍特点及用药规律,根据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预测核心药物在无症 状HUA治疗中的潜在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方法:收集并筛选2018年1月—2023年9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 东方医院风湿病科门诊侯秀娟主任治疗痰湿内蕴证无症状HUA的病例资料与门诊处方。借助Microsoft Excel 2022、IBM 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针对纳入的处方展开频次统计、关联规则以及聚类分析。通过中药系统 药理学数据库(TCMSP) 平台,获取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其潜在靶点并加以归纳剖析;利用人类孟德尔遗 传(OMIM) 数据库、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HUA相关疾病的靶点,同时绘制韦恩图找出药物靶点与HUA靶 点的交集靶点,运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NG) 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而筛选出最终的核心作 用靶点;并且在Metascape 网站探寻核心作用靶点富集的通路及其功能。结果:在所录入的389份处方中,共 出现221种中药。按照出现频数从高到低排名,位列前8位的药物依次为葛根、山药、薏苡仁、牛膝、茯苓、 车前草、白术、苍术,由这8味药构成的核心方剂被命名为“健脾降浊方”。有76个对应的化合物,以及 237 个相关作用靶点。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对HUA的靶点进行检索,经过合并并去除重复后,获得 HUA相关靶点910个。将核心中药的靶点与HUA相关靶点进行映射,得出中药治疗HUA的关键靶点73个,核 心方涉及76个化合物、237个相关作用靶点,HUA相关靶点90个,挖掘出中药与疾病的共同靶点73个、核心 靶点15个;通过富集分析获取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 通路157条,主要涵盖脂质和动脉粥样硬 化信号通路、糖尿病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脉冲剪切力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磷酸肌醇3-激酶/蛋 白激酶B(PI3K/AKT) 信号通路等。结论:无症状湿浊内蕴证HUA应以健脾泄浊为基本治法,核心方治疗无 症状HUA 具有多成分、核心靶点、多条通路相互协同的特点,可能与有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 子(TNF)、白细胞介素-1β(IL-1β) 等靶点关系密切,主要通过PI3K/AKT、白细胞介素-17(IL-17) 信号通 路等发挥调控尿酸代谢、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
2025, 57(9):195-203.
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雷公藤防治强直性脊柱炎(AS) 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 TCMSP 数据库检索雷公藤的化学成分;使用Pharmmapper 数据库预测其化学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CTD, Genecard数据库筛选获得AS作用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 并进行网络拓扑 分析;通过Cytoscape软件hubba插件六种算法筛选核心靶点;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和KEGG富 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对雷公藤治疗关键靶点和信号通路进行可视化分析,并构建中药核心成分-核心靶 点-核心信号通路网络;利用Discovery Studio Client 19.1.0 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雷公藤中调节自噬防治 AS的活性成分为Tripchlorolide,Salazinic acid,Triptoditerpenic acid B,Triptofordin C2,Triptofordin F2;其核 心靶点为白蛋白(AL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雌激素受体1(ESR1), 热休克蛋白90α型1(HSP90AA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 等;主要 的信号传导途径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与蛋白激酶B(PI3K/AKT) 的相互作用路径、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 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抗性机制、MAPK的信号传递路径、白细胞介素-17(IL-17) 的信号网络以及辅助性T 细胞17(Th17) 的信号传导途径。结论:雷公藤可能通过影响酶联受体蛋白信号传导途径和炎症反应,从而 达到防治AS作用。
2025, 57(9):204-211.
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丹龙口服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潜在作用机制,并运用分子对接技 术进行结果验证。方法:应用TCMSP、化学专业数据库、PubChem、SwissADME、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 检索丹龙口服液中的有效成分及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导入Cytoscape软件绘制“中药-有效成分-作用靶点” 网络图;从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获取哮喘的疾病作用靶点,进一步提取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借助 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 网络,并从交集靶点中筛选出核心靶点。运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 行基因本体(GO) 生物功能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 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在AutoDock 软件中进行药物主要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结果:检索到238个有效成分、380个药物靶点以及 1 183 个哮喘相关靶点;筛选得到槲皮素、β-谷甾醇、山奈酚、木犀草素等主要有效成分及IL-6、TNF、 IL-1β、PTGS2、TP53等核心靶点。GO生物功能分析表明,丹龙口服液治疗哮喘与炎症反应、对脂多糖的反 应、对外来刺激的反应、正向调控基因表达、酶结合、蛋白质结合、细胞因子活性等生物过程有关。KEGG通 路富集分析涵盖Th17/IL-17、TNF、PI3K-Akt、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主要有效成分与核 心靶点间存在较好的亲和力。结论:丹龙口服液可能通过槲皮素、β-谷甾醇、山奈酚等有效成分,对Th17细 胞分化、IL-17、TNF、PI3K-Akt、Toll样受体等多个信号通路进行调控,作用于IL-6、TNF、IL-1β、PTGS2等 核心靶点,抑制多种炎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减少气道过敏反应以及气道重塑情况,最终实现治疗哮喘 的作用。
2025, 57(9):212-219.
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蛇床子治疗早泄的主要靶点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 过TCMSP数据库获取蛇床子主要药效成分及其靶点,在Drugbank和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取疾病靶点,建立蛇 床子-主要成分-交集基因网络图,运用String数据库得到蛋白相互作用(PPI) 网络图,再利用David数据库进 行基因本体(GO) 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 通路分析,最后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蛇床子 的有效成分20个,关键靶点10个。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蛇床子主要在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转移 酶、受体、激酶等进行调控。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蛇床子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 通路、癌症通路、前列腺癌通路。分子对接显示:AKT1、ESR1、EGFR、JUN与蛇床子素结合稳定。结论:蛇 床子可能通过蛇床子素作用于AKT1、ESR1、EGFR、JUN等靶点,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 通路、癌症通路、前列腺癌通路的调控作用治疗早泄。
邹福贤,范世明,吴昭克,庄至坤,徐福东,蔡建峰,黄秋萍,郭金花
2025, 57(9):220-228.
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验证壮骨通痹丸治疗膝骨关节炎(KOA) 的潜在治疗靶点 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台湾中医药数据库(TCM Database@Taiwan)、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 库(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ETCM)、中医药成分鉴定与网络药理学系统(TCM Suit) 和本草组 鉴(HERB) 数据库筛选壮骨通痹丸的有效成分,并通过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有效成分 的作用靶点;结合DrugBank、药物基因组学知识库(PharmGKB)、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系统(OMIM)、 人类疾病相关基因研究的百科全书(DisGeNET)、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比较毒理学基因组学数据 库(CTD) 和治疗靶点数据库(TTD) 的疾病相关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有效成分-靶点”调控 网络并进行蛋白质-蛋白质互作(PPI) 网络构建及拓扑分析,利用网络药理学自动化分析平台(INPUT) 进行 基因本体论(GO) 和京都基因百科全书(KEGG) 富集分析,最后利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 果:共获取到壮骨通痹丸中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和五味子酯乙等269个有效成分,对应靶基因1 319个, KOA相关靶点8 816个,交集靶点969个;PPI核心网络共包含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雄激素受 体(AR)、雌激素受体1(ESR1)、一氧化氮合酶2(NOS2)、核受体共激活因子2(NCOA2) 和周期素依赖性 激酶2 (CDK2) 等138个蛋白。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显著富集(P.adjust<0.05) 的3 303个生物过程(BP), 116个细胞组分(CC) 和244个分子功能(MF)。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177条显著富集(P.adjust<0.05) 的通路,主要有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磷脂酰肌醇3 激酶-蛋白激酶B (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 酶(MAPK) 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AGEs-RAGE) 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柰酚与 PTGS2、AR和ESR1等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壮骨通痹丸治疗KOA主要是通过槲皮素、山柰酚 等多种成分,作用于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PI3K-Akt等多条信号通路上的PTGS2、AR和ESR1等多个靶 点发挥治疗作用。
2025, 57(9):229-234.
摘要:目的:观察斑蝥素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自噬及PKC/ERK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2只 SPF级SD大鼠处死提取肺组织中平滑肌细胞(PASMCs),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α-SMA表达。将PASMCs细胞 分为对照组、低氧组、低剂量斑蝥素组、中剂量斑蝥素组及高剂量斑蝥素组,低、中、高剂量斑蝥素组分别加 入1、5、10 μg/mL的斑蝥素共培养。对照组在常氧环境下培养,其余组别在低氧环境下培养。采用MTT检测 各组PASMCs细胞活性;Hoechst检测凋亡率;免疫印迹检测自噬蛋白Beclin1、LC3B及PKCβⅠ、ERK1/2表 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α-SMA在PASMCs细胞质中表达,超过90%以上的细胞呈现阳性表达,细胞 形态呈现梭形,细胞内肌丝明显,证实该细胞为PASMCs细胞。与对照组比较,低氧组24 h、48 h、72 h及 96 h PASMCs细胞活性均升高(P<0.05)。与低氧组比较,中、高剂量斑蝥素组48 h、72 h及96 h PASMCs细 胞活性均降低(P<0.05)。与低剂量斑蝥素组比较,中、高剂量斑蝥素组24 h、48 h、72 h及96 h PASMCs细 胞活性均降低,且随着剂量升高活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氧组PASMCs细胞凋亡率降低(P< 0.05),Beclin1、LC3B、PKCβⅠ、ERK1及ERK2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低氧组比较,中、高剂量斑蝥 素组PASMCs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Beclin1、LC3B、PKCβⅠ、ERK1及ERK2蛋白水平降低(P<0.05)。 与低剂量斑蝥素组比较,中、高剂量斑蝥素组PASMCs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Beclin1、LC3B、PKCβⅠ、 ERK1 及ERK2 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中剂量斑蝥素组比较,高剂量斑蝥素组PASMCs 细胞凋亡率升 高(P<0.05),Beclin1、LC3B、PKCβⅠ、ERK1及ERK2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斑蝥素可抑制细胞 自噬,下调低氧状态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并加快凋亡,与降低PKC/ERK信号通路活性相关。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公楼
邮编:510006
电话: E-mail:139002863@gzucm.edu.cn;
新中医 ® 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98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