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3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香砂养胃汤加减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研究

      2023, 55(22):30-34.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证;香砂养胃汤;替普瑞酮;中医证候;炎症指标
      摘要 (57)HTML (0)PDF 0.00 Byte (0)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香砂养胃汤加减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CSG) 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8 例CSG 脾胃虚寒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 例。对照组给予替普瑞酮治疗,合并幽门螺杆菌(Hp) 感染者加用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香砂养胃汤加减治疗,2 组均治疗4 周。比较2 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8 (IL-8)、C-反应蛋白(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因子-1 (MCP-1)] 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2.59%,高于对照组77.78%(P<0.05)。2 组胃脘疼痛、喜温喜按、食后胀满、纳呆少食、大便稀溏、神疲乏力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上述6 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血清IL-8、CRP、MCP-1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血清IL-8、CRP、MCP-1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 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香砂养胃汤加减联合替普瑞酮治疗CSG 脾胃虚寒证能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好。

    • 蒲翘异功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证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临床研究

      2021, 53(3):68-72.

      关键词:胃溃疡;幽门螺杆菌;脾胃虚寒证;蒲翘异功汤;四联疗法;中间核转录因子;环氧合酶2;三叶因子
      摘要 (555)HTML (0)PDF 0.00 Byte (10)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蒲翘异功汤联合常规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证幽门螺杆菌(Hp) 感染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消化科患者60 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各30 例,对照组予四联疗法治疗14 天,后予序贯服用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6 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蒲翘异功汤治疗。2 组均治疗8 周评价疗效。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指标及安全性指标。对胃镜下治愈并根除Hp 的患者随访4 个月,评价其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2 组Hp 感染情况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4 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10.71%,对照组37.04%,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疗效观察组痊愈率46.67%,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率33.33%,总有效率76.67%。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4 个月后溃疡复发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溃疡痊愈14 例中,复发1 例,复发率7.14%;对照组痊愈10 例中,复发4 例,复发率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环氧合酶2 (COX-2)、中间核转录因子(NF-кBp65) 和三叶因子(TFF3) 免疫组化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脘疼痛、得食痛减、四肢乏力、肢冷畏寒、纳呆食少症状积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过程中,2 组间的安全性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无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心、肝、肾功能,血、小便、大便常规检查及心电图检查均无明显异常。结论:蒲翘异功汤联合常规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证Hp 相关性胃溃疡,其Hp 清除率与单纯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虽无明显变化,但能降低Hp 感染的远期复发率,不同程度改善脾胃虚寒证Hp 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的中医症状,提高胃溃疡治愈率,降低胃溃疡远期复发率,有效降低COX-2、NF-кBp65、TFF3 肿瘤风险因子表达水平,且临床安全性高。

    • 健脾益胃方干预脾胃虚寒证慢性萎缩性胃炎对胃泌素、胃动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1, 53(5):185-188.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健脾益胃方;胃泌素;胃动素;炎症因子
      摘要 (139)HTML (0)PDF 0.00 Byte (0)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健脾益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虚寒证) 对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脾胃虚寒证CAG 患者82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各41 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观察组给予健脾益胃方煎服。2 组疗程均为8 周。观察疗效并比较2 组干预前后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均上升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6 均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75.61%(χ2=4.479,P=0.034<0.05)。对照组出现2 例头痛,2 例腹泻。结论:采用健脾益胃方治疗CAG(脾胃虚寒证) 患者,可提高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的分泌,抑制炎症反应,治疗效果佳。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3条记录 跳转到GO
出版年份